花期有限,快来看改变世界的“帝王”百合
花期有限,快来看改变世界的“帝王”百合
作为爱的配角,百合常与玫瑰(嘘,其实是月季)联袂,发出爱的宣言。近日,在中国航海博物馆三层风帆厅的『草木生光辉:航向世界的中国植物』展中,有着“帝王百合”之称的岷江百合已进入花期,鲜花竞相绽放,引人驻足观赏。
展览时间:2024.04.18 - 07.29
展览地点:中国航海博物 三层风帆厅
全世界百合约有100种,中国原产百合就占据47席,是百合种类最多的国家。
其中有一种岷江百合,植株挺拔、株型高大、花色纯正、生命力顽强,在土壤瘠薄、盐碱性强、较为干旱的环境中仍能开出硕大的花朵,也因此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帝王百合”。
岷江百合,又名千叶百合、王百合,原产于中国四川海拔800~2500米的岩石峭壁上或河道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岷江百合在深山峡谷中静自绽放,她的美丽并不为世人所知晓。
1899年,一个踌躇满志的年轻人飘洋过海来到中国,那时的他可能并未想到,未来十年间他将数次深入中国西部山川,与草木命运相连。他就是被称为“打开中国西部花园的人”——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又被称作“中国威尔逊”。
第三次来华采集期间,威尔逊乘坐“哈佛号”溯江而上,一路收获甚丰。也正是在这次旅途中,岷江河谷的惊鸿一瞥,让威尔逊发现了与世隔绝且令他印象深刻的岷江百合。
1910年,威尔逊第四次来到中国。山峰陡峭的岷江河谷地带极易山崩,但中国西部丰富的植物资源诱惑,还是让威尔逊义无反顾地在酷热的8月深入岷江河谷。
初始工作非常顺利,威尔逊成功标注了6000多株岷江百合的位置以便10月份时来挖掘鳞茎。完成工作后,威尔逊心满意足地乘轿返回。
然而不幸的是,返程途中威尔逊腿部骨折,受伤严重,落下跛足的终身遗憾,所幸助手们帮他采集了岷江百合的鳞茎并寄回美国。1912年6月,壮美的岷江百合在美国麻省绚丽盛开,轰动一时。
岷江百合不仅有超高颜值,且由于生长环境严酷,抗病能力强,可谓拥有极佳的遗传基因。
当威尔逊将岷江百合引至西方时,正值西方的观赏百合面临灭绝险境之际。岷江百合成为重要的杂交育种亲本,它使欧美的园艺学家培育出许多抗病毒的百合新品种,从此拯救了西方的百合种植业。
1982年,英国皇家园艺协会和北美百合学会将各个栽培品种依据品种特性及其遗传衍生关系分为9个类别,它们共同构成了庞大的百合家族,其中不少百合“血液”中都流淌着岷江百合的“基因”。
花已绽放, 来看展嘛?
更多内容欢迎到中国航海博物馆『草木生光辉:航向世界的中国植物』展厅一探究竟!
END
来源 | 中国航海博物馆 陈列展示部
供稿 | 陈晨
照片 | 张耀、周丽婷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