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流动性展望:资金面何时迎来转机?
2025年3月流动性展望:资金面何时迎来转机?
2025年3月,中国金融市场流动性状况如何?本文从资金面紧张的原因、政府债券供给情况以及未来资金面的展望三个维度,深入分析了当前金融市场的重要指标和数据,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市场洞察。
开年资金为何紧?
开年以来,资金面维持紧平衡态势,尤其是短端利率明显抬升。资金利率方面,与1月相比,2月资金面压力略有缓和,流动性分层现象缓解。央行操作方面,春节前央行重启14天逆回购,1月和2月央行继续缩量续作MLF,而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保持较高规模,对中长期流动性构成重要补充。
长债利率方面,2025年长债收益率呈现先震荡后上行的走势,资金面持续收紧成为影响债市的主要因素。债券托管方面,2025年1月债券托管规模环比增速放缓,分券种看,利率债托管环比增量收缩,其中地方债继续贡献主要增量;分机构看,1月银行和广义基金大幅减持。
政府债供给多少?
国债方面,参考1-2月同类型国债单只发行规模,预计3月国债或将发行1.4万亿元,考虑7122亿元的到期量,国债净融资规模或近6500亿元。地方债方面,预计3月地方政府新增债和普通再融资债规模分别为4100亿元和4200亿元;今年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进度已近半,3月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规模或约4500亿元,则地方债发行总规模近1.3万亿元,净融资规模约1.2万亿元。总的来看,预计3月国债和地方债发行分别约1.4万亿元和1.3万亿元,政府债净融资规模合计超1.8万亿元。
资金面会改善吗?
从资金供需的角度看,3月政府债净供给规模较高,缴准规模增长也对流动性构成扰动,而提现回流对流动性有一定补充,在排除逆回购和MLF到期因素的情况下,预计3月流动性缺口约2600亿元,资金面存在一定的压力。往后看,“两会”后资金利率有望和往年类似趋于转松,央行净投放也将边际增加,随着后续国债发行规模提升,政府债供需失衡或边际缓解。在政府债供给放量的阶段,央行或主要通过买断式逆回购补充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汇率压力缓解后央行或将重启国债买入,届时资金中枢有望回落,尤其是短债利率和短期限存单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