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 它到底强在哪儿?
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 它到底强在哪儿?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于6月21日在天津继续举行。本次博览会汇聚了40家知名大模型企业,展示了大模型在各行各业的最新应用成果。从图像识别到视频会议,从教育医疗到工业生产,人工智能大模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赋能千行百业。
在本届智博会上,央视记者张丛婧发现了一款特别的透明屏幕电脑。工作人员将一盆小花放在电脑后面,大模型立即识别出这是一盆向日葵,并实时生成了向日葵的属性介绍。
在模拟视频会议场景中,记者体验了大模型的实时影像生成功能。即使记者本人已经离开电脑,但通过数字人分身,依然可以保持在会议中的存在感。参展商李鑫表示,基于自研的大模型技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专属的智能助手,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提供定制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在另一家展台,记者看到了搭载长文本、长图文、长语音大模型的终端设备。这些设备能够快速学习各种信息来源的海量数据,并在多个行业场景中给出专业回答。参展商董斌介绍,大模型已经在教育、医疗、政务服务、法律咨询等领域得到应用,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大模型处理的参数动辄达到千亿级别,需要强大的算力支持。为了降低能耗和网络占用,一些企业开发了基于大模型的小模型终端。参展商魏强表示,通过算法训练生成的小模型,大小仅10兆,可以减少85%以上的网络传输带宽,并节省60%以上的算力。
大模型正在加速赋能各行各业。在汽车领域,大模型让汽车变得更加智能。参展商郭锋演示了如何通过语音指令同时控制空调、座椅通风和音乐播放等功能。在办公场景中,大模型能够快速完成文本修订工作,帮助业务人员解决数据处理难题。
除了在工作场景中的应用,大模型还能为生活增添乐趣。在一家企业的展台,记者体验了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成虚拟卡通形象的功能。只需拍摄一张照片,就能与天津知名景点进行虚拟合影,弥补无法亲临现场的遗憾。
在工业生产领域,大模型的应用同样广泛。参展商陈立名介绍,目前已经有六个成熟的工业细分领域大模型推出,涵盖了生产、质量检测、安全和物流等多个场景。
据了解,本届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期间,40家知名大模型企业将集体亮相,不仅将首次展示如在中医针灸和环保治理领域的垂直行业模型,还将发布我国首个国产自研视频大模型等一批新成果,全面展示人工智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新成就。
本文原文来自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