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合集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合集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衡量学生是否达到综合素质标准的重要举措。本文整理了多个学校的具体实施方案,涵盖了评价的指导思想、原则、内容、方法、组织机构、结果呈现和使用等多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衡量学生是否达到综合素质标准的重要举措。按照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以学校评价为主体,因校制宜,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关注学生的均衡发展和潜能发展。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及学校进步与发展的过程。
二、评价内容
主要内容有: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交流与合作、身心与健康和审美与表现等方面培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等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评价方法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本人平时表现,依据综合素质评价各个方面的要求,写出一定的描述性评语,整理并提供相关证据,作为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的参考依据。
同学互评: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相互评议,以发展他们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
教师评价:在学生自评与互评基础上,参照综合素质手册对各项内容的细化,教师从学生的整体表现入手,将日常的片断事实和记录作为评价依据,通过观察、访谈和调阅学生的成长记录袋等实证材料,参考学生自评与互评结果,依据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相应等级。
家长评价:以班为单位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相互了解学生的变化,以便参与对孩子做正确的评价。
四、评价结果的呈现
成长记录袋:实证性材料收入成长记录袋。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和实证性材料,二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最佳作品或成果、有质量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发表的文章、书法、美术、音乐或电脑制作的作品,科技小发明、小创造等表现学生特长和才艺的作品和成果等。三是爱好特长获奖情况。三个方面的材料每学期每个学生只可将其中选择出每项自己认为最优秀的两个收入到记录袋中,即每学期最多有6个实证性材料。
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综合素质评价由等级评价和积分评价构成。等级评价按等级评价表设计评价维度及分值,依据表现付分确定等级,分成四个等级A、B、C、D,评价主体为学生、家长、小组成员及任课教师。积分评价分班级团队积分、小组激励积分和个人奖励积分三种形式,按不同的评价对象和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
五、评价结果的使用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使用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
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评估和监控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作为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之一。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是否毕业的重要依据。
作为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学业成绩与初中升学考试成绩一同作为录取的依据。(综合素质评价等级不合格不许报考省示范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平时学业成绩、初中升学考试成绩按3:3:4的比例折合成初中生毕业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学校推荐升入省示范性高中的依据)
六、评价的实施程序
评价的准备:为使评价工作在较大的范围内展开,并能按照统一的部署进行,应制定具体的评价工作程序,使评价实施活动做到制度化和经常化。在制定评价细则中,要规定出评价人员的工作规范、职权范围等。组织有关人员学习、讨论、研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有关综合素质评价的各种文件,广泛宣传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目的和意义,提高他们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请评价专家讲学,普及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与技术,掌握实施评价活动的方法和程序。
评价的施行:各学校要做好评价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学生的评价材料要及时进行总结性整理,进行科学分类,统一编号,固定目录位置,使得档案整体化、系统化、规范化。要求每位学生根据具体评价内容和指标的要求,建立自己的成长档案袋与作品集,按照学校老师的统一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定期填写评价记录。
处理评价结果:学期末,由学生本人、班级评价小组、任课教师将过程评价的数据录入电脑程序,生成评价结果。学校评价领导小组要对每个班级的评价过程、评价程序和评价结果复核认可,对学生、家长和社会上对评价反映意见较大的问题和缺点,按照举报和申诉程序对提出的问题要给以合理地解决和修正,经学校评价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后形成正式评价结果录入并上报。
七、评价制度的有关规定
全体师生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要公平、公正、合理,要签订诚信责任状。
如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被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综合素质评价一、二项等第均为“不合格”。
如老师在评价过程中被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经综合考核领导小组核实,将与年终考核、职称评定、工资晋升挂钩。
以上细则未尽事宜,待后完善,解释权归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