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市场15年牛熊周期复盘:供需关系与价格走势深度解析
橡胶市场15年牛熊周期复盘:供需关系与价格走势深度解析
过去15年,橡胶市场经历了四轮上涨和下跌的行情。本文从供应、需求、价格等多个维度,对橡胶市场的牛熊周期进行了详细复盘,并对2024年的市场走势进行了预测。
15年历史行情回顾
回顾历史15年橡胶主力合约结算价的走势,我们可以发现橡胶经历了四轮上涨和下跌的行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产业链趋于完善,橡胶每轮行情的涨跌幅逐渐缩小,每轮行情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逐次下降和抬升。
- 2008年二季度-2009年一季度:下跌。期间橡胶主力合约结算价下跌10661元/吨,跌幅约45%,最低跌至9000元/吨附近。
- 2009年二季度-2011年一季度:上涨。期间橡胶主力合约结算价上涨25424元/吨,涨幅约200%,最高涨至43000元/吨附近。
- 2011年二季度-2015年四季度:下跌。期间橡胶主力合约结算价下跌27631元/吨,跌幅约70%,最低跌至9500元/吨附近。
- 2016年一季度-2017年一季度:上涨。期间橡胶主力合约结算价上涨8457元/吨,涨幅约80%,最高涨至22000元/吨附近。
- 2017年二季度-2020年三季度:下跌。期间橡胶主力合约结算价下跌7358元/吨,跌幅约40%,最低跌至9500元/吨附近。
- 2020年四季度-2021年一季度:上涨。期间橡胶主力合约结算价上涨3089元/吨,涨幅约30%,最高涨至17000元/吨附近。
- 2021年二季度-2023年二季度:下跌。期间橡胶主力合约结算价下跌2894元/吨,跌幅约20%,最低跌至11500元/吨附近。
- 2023年三季度-2024年二季度:上涨。期间橡胶主力合约结算价上涨2759元/吨,涨幅约25%,最高涨至15000元/吨附近。
图1 历史橡胶主力合约结算价走势
供应与价格关联规律发现
回顾历史15年全球天然橡胶产量,2009年、2014年、2020年的产量同比出现下滑,其余年份产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2010-2013年、2017-2018年、2021年的产量同比增速均超过3%。我们不难发现,供应与价格是相互影响的,宏观利好或发生突发性减产时,会拉动价格上涨,随后割胶与种植积极性提升,带动产量、产能增加,甚至产能严重过剩;宏观利空或减产预期落空时,价格下跌,随后割胶与种植积极性下降,带动产量下降,随后拉动价格上涨,以此往复。
图3 主产国新种、翻新情况
图5 主产国开割情况
需求对价格影响规律发现
回顾历史15年全球天然橡胶消费量,2009年、2020年的消费量同比出现下滑,其余年份消费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3-5%)的增长,其中,2010年、2021年的消费量同比增速均超过10%。我们不难发现,消费会拉动价格上涨。政策利好下游消费时,会大幅拉动价格上涨;下游消费不达预期时,价格会下跌,但相比政策利好的影响程度稍弱。
图6 历年重要政策梳理
图8 价格与轮胎产量变化情况
图9 轮胎出口情况
图10 上市企业年度产销存情况
图11 乘用车、商用车产销情况
月差、价差、库存与价格关系发现
- 月差:橡胶主力合约一般为1、5、9月合约,其中1月合约为一年中最强的合约,9月合约为一年中最弱的合约。我们观察到,橡胶1-5、橡胶5-9一般为C结构。由于11月为橡胶仓单集中到期的时间,所以1月合约最强,9月合约最弱。一般而言,当橡胶1-5、橡胶5-9月差为B结构时,并且距离交割月还有一定时间时,可考虑做反套。
图12 月差结构
- 价差:购买泰混现货,做非标套利是橡胶最常见的一种期现套利,核心逻辑为高品质的全乳胶交割品,仓单集中到期流入现货市场时,其最终价格会向流通性最好的标准胶(混合胶)靠拢,期现价格在某种意义上会出现回归。一般而言,泰混和橡胶01价差会在2-4季度逐渐走强,泰混和橡胶05价差会在1-4月逐渐走强。一般而言,若考虑做期现套利时,可考虑买入泰混现货,卖出橡胶01、05合约,等待期现价格出现回归。
图13 泰混-橡胶价差结构
- 库存:老全乳胶和青岛干胶的社会库存对橡胶价格的影响较为明显,2020年一季度老全乳胶库存偏高,处于近五年高位,橡胶主力合约结算价2020年一-二季度持续下跌,由于三季度老全乳胶去库速度过快,橡胶主力合约结算价2020年三季度出现反弹,2021年一季度青岛干胶反季节性的去库,随即出现2020年四季度-2021年一季度的短期上涨行情。2021-2022年橡胶库存偏低,但去库速度较慢,橡胶主力合约结算价2021-2022年走出长期震荡下跌行情。2023年青岛干胶的社会库存高企,橡胶主力合约结算价2023年一-三季度走出下跌行情。
图14 天然橡胶库存结构
今年行情研判
- 全球供应拐点未至:主产国(不含科特迪瓦),新种、翻新面积高峰期在2012年左右(因原料价格高位,利润较好)。橡胶树4个生长阶段,苗树、幼树期1-7年,初产期2-4年,旺产期10-15年,衰老期5-15年。考虑不同品种周期有差异,我们推算,2025年左右主产国产能初现下降态势(ANRPC预估2024年开割面积不减)。据ANRPC估计,2023年全球产量为14.3百万吨(ANRPC数据滞后),前值为14.8百万吨,下调全球产量3.4%。虽然东南亚主产区产能初步显现下降态势,但考虑到科特迪瓦正处增产期,我们预估全球2024年天然橡胶总产量同比增加0.5%。
图15 科特迪瓦橡胶产量和增速
- 政策提振配套消费:半钢订单充裕,开工率恢复至节前水平甚至更高,整体成品库存低位;企业优先保证出口,或缩减内销排产。全钢出口订单尚可,库存去库缓慢,近期原料价格偏高,下游情绪抵触。整体需求稍逊色于去年,但表现不差。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其中提出,开展汽车以旧换新,预计将进一步带动配套消费。一季度,乘用车、商用车产量同比增加。
图16 中国乘用车、商用车产量
就结果而言,今年的供需结构与2021年更为相似,预计存在一定程度的上涨空间,但目前来看,利多因素盘面大部分已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