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如果你总为别人的评价解释自己,或许你正处于自证陷阱里
心理学:如果你总为别人的评价解释自己,或许你正处于自证陷阱里
在一些关系里,别人总会对我们有一些要求和评价,这时,我们就认为自己需要根据他们的评价,解释自己、约束自己,并努力向对方证明"我很好"。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常会自我怀疑:为何无论我怎么努力,都达不到对方的标准?如果你在关系里多有类似感受,或许你正处于"自证陷阱"里。
我们一旦掉入自证陷阱,人就会变得极度敏感和焦虑,甚至影响我们的人际社交。时间久了,这种相处模式,就会让人变得越来越不自信,你会觉得自己什么事,都可能会犯错、可能会被批评。在其他的关系里,你也会变得过分小心翼翼,神经高度紧绷,甚至在人际交往时,你会为一句话、一个决定顾虑很久,进而变得非常讨好。
比如,我刚刚说的那句话,会不会让她觉得我很幼稚?聚会迟到了,他们会不会说我,我要怎么和他们解释?
人一旦掉入自证陷阱,这种向他人的解释和证明,就会永无止境。因为每个人的标准不同,即便同一个人的标准也会随时改变。
比如,小雨的老公就是一个特别会在她身上挑刺的人,无论她怎么改变,都无法让其满意。为此,她感到很痛苦无助。小雨老公经常吐槽她的衣品烂,工作能力弱等,因衣品不好,老公几乎不带她参加任何单位活动。而小雨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努力优秀的人,熬夜上课学习,就连周末,她都拒绝朋友的邀请,待在家里学上一整天。为了配合老公的衣品标准,她每天都到网上去搜索各种穿搭视频学习。
然而,这种自证的习惯,真真地影响到了她的人际交往。在和别人相处时,她会不停地看别人眼色,家人的一个表情,朋友的一个眼神,同事的一个提问,都会让她立马变得草木皆兵,严阵以待。一旦觉得达不到别人的标准,她就会感觉自己很糟糕,进而觉得人生就要完蛋了。
对于小雨来说,那段时间的她就像在爬永无止境的阶梯。每向别人证明一次自己,就好像往上跨了一阶。然而,这种既没方向又没目标的茫然,着实给她带来了极大困惑。
谈话中,小雨说,老公说得好像都没错,自己似乎真的是一个不及格的伴侣。
那一刻,小雨心理压抑了很久的情绪,终于流动了起来。切记:在任何关系里,遇到矛盾和分歧时,不要急着费力地去辩解"谁对谁错",而是要多问问自己"我是否喜欢被如此对待?"
那次聊天后,她就开始有意识地,在亲密关系里,留意和尊重自己的感受。有一次,当老公再次评价她穿的西装不好看时,起初,习惯性地想要换掉这件衣服的;但转头想到那次谈话,她就开始了问自己:老公说的也许是对的,但我此刻,喜欢被他这样指点吗?我也真心觉得这件衣服不好看吗?接着,她尝试尊重和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衣服很好,我就想穿它出去玩。
惊喜的是,当穿着这件衣服出去时,她感觉到无比自在,心情也因此格外美好。随着这次的觉察和转变,她在其他人际关系里,也开始变得松动且自在起来。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分关注外界的标准,而是能更多地按照自己的感受去做出选择。感觉累了,就允许自己偷偷懒,在沙发上懒洋洋地看会书;感觉精神饱满时,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布置家里,不需要跟任何人解释。
别人的评价,永远没有自己的感受来得真实!当你更愿意听从自己的感受时,相信,你的生活一定会轻松自在很多。因此,比起他人口中的"对错",我们内心油然而生的感受,更值得倾听和相信。因为最了解自己的人,还是自己,最清楚如何过好自己一生的人,也是自己。
真正带我们走向目的地的,永远是我们的双脚;真正指引我们过好这一生的,也永远是我们的感受。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感受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