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五谷之首失宠之谜:“谷子”为何被农民抛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五谷之首失宠之谜:“谷子”为何被农民抛弃?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61120361_121948416/?pvid=000115_3w_a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谷”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农作物种类,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曾经被誉为“五谷之首”的谷子(即小米)却逐渐被人们所忽视。本文将探讨谷子在古代为何被称为“五谷之首”,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逐渐被人们忽视的原因。

五谷之首的由来

咱们中国从古至今流传着不少关于“五谷”的成语,说一年收成好用“五谷丰登”、说一个人不参加劳动用“五谷不分”、说各种事物混杂在一起用“五谷杂陈”……但实际上,很多人并不知道“五谷”具体指什么。

其实,所谓的“五谷”,即是稻、黍(shǔ)、稷(jì)、麦、菽(shū)。这些字虽然看着陌生,但咱们应该或多或少都吃过:稻,也就是水稻;黍,就是黄米;稷,即是谷子;麦,也就是小麦;而菽,其实是大豆——其中,谷子“稷”在古代被称为“五谷之首”。咱们现在似乎很少有人种谷子了,但为啥它在古代的地位会这么重要呢?

社稷之“稷”

五谷之首“稷”,还有个名字叫做“粟”,它在我国北方俗称“谷子”,去皮后咱们还要更熟悉一些——也就是小米。在许多古代文献中,“稷”都被尊为五谷之长,它不仅与老百姓的农耕生活息息相关,更是被赋予了重要的文化地位。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