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患者服用骨化三醇:作用、禁忌与副作用全解析
骨质疏松患者服用骨化三醇:作用、禁忌与副作用全解析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其特征为骨量降低、骨组织细微结构破坏、骨的力学功能减弱,容易导致骨折。骨质疏松症还会带来多种并发症,是老年人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骨化三醇作为维生素D3的重要活性代谢产物,在治疗骨质疏松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骨化三醇的作用、适用人群、服用禁忌和副作用等信息。
骨化三醇是什么?
骨化三醇属于维生素D3的重要活性代谢产物,一般在肾脏中由其前体25-羟基维生素D3转化而成。它能促进肠道对钙质的吸收,调节钙质的钙化过程。对于严重肾衰竭患者,特别是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内源性骨化三醇的合成会明显减少,甚至完全停止。骨化三醇的缺乏会促进肾性营养不良症的形成。服用骨化三醇能够恢复肠道对钙质的正常吸收,纠正低血钙,缓解肌肉及骨骼疼痛,调节血清碱性磷酸酶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改善甲状腺功能低下和假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相关的低血钙症状。
骨质疏松患者服用骨化三醇能起什么作用?
骨化三醇能促进钙质吸收,对蛋白质合成有良好效果。它还能提高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活性,有助于钙吸收和骨骼保健,改善骨质疏松。
哪些人需要补充骨化三醇?
在临床实践中,骨化三醇主要适用于以下人群:
-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 绝经后女性及老年骨质疏松预防
- 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
- 肾性骨营养不良
- 低血磷性维生素D抵抗型佝偻病
这些患者通过补充骨化三醇,可以帮助身体补充钙质,促进病情恢复,保持健康。
骨质疏松患者服用骨化三醇时的禁忌
合理剂量服用
初始治疗时应使用最小剂量,并在监测血液水平的情况下逐渐增加用量。确定每日最佳剂量后,需每月复查一次血钙水平。若血钙超标,应及时减量或在医生指导下终止治疗,直至血钙恢复正常。在血钙升高期间,需每日监测血钙和血凝水平。骨化三醇取得最佳疗效的前提是钙质摄入充足但不过量,成年人每日钙质总摄入量应为800毫克,最高不超过1000毫克。
注意复查
在使用骨化三醇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查血尿素氮、血钙、尿肌酐、尿钙和肌酐等指标,具体复查项目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不要与其他维生素D一起使用
同时服用骨化三醇和维生素D会增加身体损伤风险,可能导致维生素D过量,长期如此会增加肝肾损伤风险,影响身体健康。
长期服用骨化三醇的影响
不建议长期服用骨化三醇,即使是副作用较小的药物也不建议长期使用,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需要服用骨化三醇的人群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长期服用小剂量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需要注意的是,大剂量长期服用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
骨化三醇的副作用
小剂量单独服用骨化三醇(约0.5微克/天)通常不会产生不良反应。但大剂量长期服用或与钙剂合用,可能会导致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引发全身性血管钙化、软组织钙化、肾钙质沉淀等问题,甚至导致高血压或肾功能衰竭。若在服药期间出现恶心、呕吐、极度口渴、食欲缺乏、便秘腹泻交替、多尿、烦躁、抑郁等症状,需警惕维生素D中毒。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