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大第1,西电第2,清华、华科并列第3,人工智能6个榜单出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大第1,西电第2,清华、华科并列第3,人工智能6个榜单出炉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515A0768A00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专业已成为各大高校争相开设的热门专业。近日,多个权威机构相继发布了2024年中国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排名榜单,从不同维度对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进行了评估。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些榜单,并对比分析其异同。

人工智能专业概述

人工智能是一门本科专业,属于工学大类中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该专业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科学技术和工业技术发展需求,具备优良思想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拥有宽厚基础理论和先进专业知识的人才。

在课程设置上,人工智能专业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如英语、数学、计算机基础等,专业核心课程如《人工智能哲学基础与伦理》、《先进机器人控制》、《认知机器人》、《机器人规划与学习》、《仿生机器人》、《群体智能与自主系统》、《无人驾驶技术与系统实现》等,实践课程则包括校内的综合性试验、毕业设计以及在校外相关企业的实习。

随着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迅猛发展,对于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以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工智能产品和系统的生产、测试、运营、维护、技术支持、售后、销售等工作,或者担任人工智能助理工程师、机器学习工程师、计算机视觉工程师等研发岗位。

全国范围内,特色人工智能专业院校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复旦大学,等等。

从2018年开始,我国共有35所高校开设了首批人工智能专业,成为首批人工智能专业的尝鲜者。2019年我国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增加了180所,达到了215所。2020年,我国开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再次增加了130所,总数量达到了345所。而2021年又有95所高校加入到人工智能行业中,开设人工智能高校的总数量达到了440所。此后,开设人工智能的高校数量有所减缓,2022年为59所,总数量为499所。2023年为38所,总数量为537所。

各大排名榜单解析

校友会2024年中国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排名(研究型)

被评估为A++类的院校,共有6所。分别是:排名第1的南京大学,为7星级专业,世界知名高水平专业,中国顶尖专业。排名第二位的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6星级专业,为世界高水平专业,中国顶尖专业。排名并列全国第三位的高校,分别是: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共有4所。均为5星级专业,属于中国一流专业。

被评为A+类专业的高校共有7所,分别是东北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南大学,都并列排名全国第七位。被评估为A类的高校,共有23所。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著名的985工程大学在内。这样,人工智能专业被评估为A类以上的高校,共有37所之多。

CNUR2024年中国大学人工智能专业评级排名

人工智能专业被评估为S级(顶级)的院校是: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5所,分别排名前五位。而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分别排名第六至第十名,学科水平为A+类。

被评估为A类的高校,分别是: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等等,共有15所。也就是说,《CNUR2024年中国大学人工智能专业评级排名》中,被评估为A类以上的院校,共有25所。比《校友会2024年中国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排名(研究型)》少了12所。看来,《CNUR2024年中国大学人工智能专业评级排名》更为严谨。

2024年CS Ranking全球计算机专业——人工智能方向排名

我国高校表现尤其出色。清华大学排名世界第一,北京大学排名世界第二,上海交通大学排名世界第三,垄断了世界前三位。哲学大学与卡耐基梅隆大学并列世界第四位。中国人民大学排名世界第七位。南京大学排名世界第八位。复旦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并列排名世界第十位。在前十位排名中,我国高校共有8所入围,占比80%,令人振奋。此外,中国科学院排名人工智能专业的第十二位,也是可圈可点的存在。

2024年人工智能录取难易度排名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分别排名全国前十名。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十所高校,分别排名全国高校第11—20位。

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排名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9所高校,被评估为A+类专业。而浙江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985工程大学,均被评估为A类学科,共有39所A类高校。被评估为A类以上的高校,达到了48所之多。看来,《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排名》相对而言,又得太松了。

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

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被评估为A+类专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3所高校被评估为A类学科。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3所高校被评估为A-类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9所高校,被评估为B+类学科。

结论

从以上6个排名榜单来看,各有千秋,各有各的排名标准。然而,从学科发展的角度和权威性来看,还是全国高校第四轮和第五轮学科评估的结果,最具有说服力,其他的排名,都要一分为二,辩证地加以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不知道网友们会怎么评价以上人工智能排名,希望大家也能够一分为二,理性分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