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小草》原文及赏析:生命的坚韧与力量
夏衍《小草》原文及赏析:生命的坚韧与力量
导读:夏衍的《小草》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散文,通过描述植物种子的力量,特别是小草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的能力,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力量。本文将为您呈现原文及深度赏析。
原文如下: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的气力最大?回答纷纭的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有人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金刚有多少气力,当然大家全不知道。
结果,这一切答案完全不对,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一粒种子所可以所显现出来的力,简直是超越—切。
这儿又是一个故事。
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与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者用尽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出来,都没有这种力气。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它以温度与湿度,使它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那么,你看见笋的成长吗?你看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颗小草的生成吗?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这是—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一粒种子的力量的大,如此如此。
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是世界无比。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因为它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这种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为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哄笑。
《小草》赏析:夏衍笔下的坚韧与力量
在浩渺的文学世界中,夏衍的《小草》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的目光。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小草的坚韧与力量,更寄托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与赞美。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夏衍的《小草》,深入剖析其内涵与意义。
一、小草的坚韧与力量
在夏衍的笔下,小草不再是一种微不足道的植物,而是成为了坚韧与力量的象征。文章以小草为主角,通过对其生长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是贫瘠的土壤,还是恶劣的气候,小草都能顽强地生长,展现出其独特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挑战,更是对生命的坚守与执着。
夏衍在文中写道:“小草,默默地生长着,它不求人们的赞赏,也不求人们的怜悯。它只是在默默地生长着,默默地奉献着。”这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正是小草坚韧与力量的体现。它不求回报,只是默默地付出,为大自然增添了一抹绿色,为生命注入了无限活力。
二、小草的象征意义
在《小草》中,夏衍赋予了小草深刻的象征意义。小草不仅是生命的象征,更是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象征。它代表着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夏衍通过小草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与赞美。他认为,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同时,他也鼓励人们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用坚韧不拔的精神去战胜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文学手法的运用
在《小草》中,夏衍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法来塑造小草的形象。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小草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例如,他写道:“小草的叶片嫩绿如玉,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翡翠。”这种生动的比喻让读者仿佛亲眼见到了小草的美丽与可爱。
此外,夏衍还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来突出小草的坚韧与力量。他将小草与大树、花朵等植物进行对比,强调了小草的渺小与卑微。然而,正是这种渺小与卑微,更加凸显了小草的坚韧与力量。同时,他也将小草作为一种象征,代表着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人们。
四、文章的结构与层次
《小草》这篇文章在结构上非常严谨,层次分明。作者首先介绍了小草的生长环境和特点,然后逐渐深入剖析了小草的象征意义和精神内涵。最后,他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来突出小草的坚韧与力量,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这篇文章的主题。
在层次上,文章从描写小草的外部形象入手,逐渐深入到其内在精神层面。这种层层递进的方式不仅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文章的主题,还使得文章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