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长颈族女人,一生只有三次机会拿下铜环:结婚、生子、死亡
缅甸长颈族女人,一生只有三次机会拿下铜环:结婚、生子、死亡
在缅甸与泰国北部交界的湄宏顺镇,生活着一个独特的民族群体——长颈族。这个族群的女性从五岁起便开始佩戴沉重的铜环,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她们对美丽的追求,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
长颈族的女子们从五岁起便开始佩戴铜环,这不仅是她们对美丽的追求,更是对信仰的坚守。重达二十公斤的铜环,成为她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带来了无数的挑战和束缚。
而她们的一生中只有三次机会能摘下这个铜环,分别是结婚、生子,以及最后的死亡。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习俗呢?背后又存在什么原因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长颈族的起源与迁徙
长颈族的女人主要生活在泰国北部和缅甸边界的湄宏顺镇。她们是喀伦族的一支,原本生活在缅甸,但由于若开族的入侵,迫使她们迁移到湄宏顺。
虽然这个小镇还不足三万,但长颈族的女人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传统,那就是佩戴铜环,但她们为什么要戴上这个像枷锁一样的东西呢?这就要提及长颈族的起源。
她们戴上铜环的理由有两种说法。
首先,因为长颈族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龙和凤凰,为了模仿龙的形象,拉近与祖先的联系,女性就会佩戴铜环使颈部显得修长,这样就会越来越接近美丽的鸟类。
其次就是为保护自己免受恶兽的袭击,在远古时候,一般都是男性外出狩猎养活家庭,而在男性外出的时候,独自在家的女性就非常的危险,于是小女孩们便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佩戴铜环以保护脖颈。久而久之,这种佩戴铜环的习俗就代代相传了下来
由于佩戴铜环的女性比较特殊,因此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一探究竟。长颈族女人的独特装扮成为了小镇最引人注目的风景之一。尽管她们的生活在表面上看似宁静,但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却充满了波折与争。
铜环的佩戴
长颈族女人从五岁起便开始佩戴铜环,这一习俗通过家庭和村庄的共同庆祝得以延续。铜环的重量逐年增加,直到成年时,铜环的重量可达20公斤。这些铜环并不能真正拉长脖子,而是通过压低肩部和锁骨制造出视觉上的拉长效果。
而且铜环的佩戴是一项繁复而庄重的仪式。从五岁开始,小女孩们在家庭和村庄的庆祝中,第一次戴上铜环。随着年龄的增长,铜环的数量和重量也逐年增加。每一圈铜环的增加,都是对她们忍耐力和毅力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