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地图中专题要素的表示法
专题地图中专题要素的表示法
专题地图是地图制图中的一种重要类型,用于表示特定主题或专题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专题地图的绘制需要采用不同的表示方法来准确反映各种现象的质量和数量特征。以下是专题地图中常用的专题要素表示法:
基本表示法
定点符号法
是用各种不同图形、尺寸和颜色的符号表示呈点状现象的空间分布及其质量和数量特征。通常用符号图形和色彩表示现象的质量特征,尺寸表示数量指标。将符号定位于现象的实际位置上。符号分类:
- 几何符号
- 文字符号
- 艺术符号
线状符号法
线状符号用于表示呈线状或带状的现象。如河流、海岸线、交通线、地质构造线、断层线、山脊线等。通过不同的图形和颜色可以表示现象的数量和质量特征。质底法(质别底色法)
用不同的底色或花纹区分全制图区域内各种现象的质量差别。图面被各类面状符号所布满。例如行政区划、地质图、土壤图、植被图、土地类型图、民族分布图等。等值线法
等值线是专题现象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等值线法就是利用一组等值线来表示某专题现象数量特征的一种方法。定位图表法
用图表形式表示某点的某种现象的数量特征及其变化的一种方法。例如,风向频率和风力的玫瑰图表,温度和降水的年变化曲线和柱状图表等。范围法
用不同颜色、彩色晕线及花纹符号表示呈间断成片的制图现象的分布范围。如地震的分布、小麦、棉花或其他农作物的分布等。点值法
用一定大小、形状相同的点子表示现象的分布范围、数量和密度的方法称为点值法。它适合于表示分布不均匀的现象。例如,人口分布、农作物分布等。分区统计图表法
把制图区域分成若干个区划单位(一般以行政区划为单位),根据各区划单位的统计资料制成不同的统计图表绘在相应的区划单位内,以表示现象的总和及其动态变化的方法称为分区统计图表法。分级统计图法(又称色级底色)
按照各区划单位的统计资料,根据现象的相对指标(密度、强度或发展水平)划分等级,然后依据级别的高低,在地图上按区分别填绘深浅不同的颜色或疏密不同的晕线来表示各区划单位间数量上的差异的一种表示法。运动线法
它用不同长度和宽度的箭头符号在地图上表示现象的运动方向、路线、数量、质量和结构等特征。
辅助表示法
- 金字塔图表
- 三角形图表
这些表示方法各有特点和适用场景,合理选择和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展示专题地图中的各种现象,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