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宝宝总爱揉眼睛、抠鼻子、挠耳朵,不是困也不是痒,真正的原因90%的家长都忽略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宝宝总爱揉眼睛、抠鼻子、挠耳朵,不是困也不是痒,真正的原因90%的家长都忽略了

引用
1
来源
1.
https://k.sina.cn/article_5872605952_15e08db0001901b4zs.html?from=baby

自从有了宝宝以后,妈妈们是不是时不时就因为宝宝的一点“风吹草动”而紧张?比如:宝宝揉个眼睛就怕他眼睛感染了、抠抠鼻子就怕他鼻子发炎了、总挠耳朵就怀疑是不是中耳炎……其实,这些行为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有些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有些则需要引起重视。

揉眼睛

不用担心的正常现象

宝宝眼睛的重要性不言而明,我们保持警惕心自然是好的。但很多时候也不至于小题大做。比如这两种现象:

  • 生理本能,困了

还记得咱们之前分享的关于宝宝“睡眠窗口期”的一些现象吗?揉眼睛是小宝宝发射出的一个最典型的睡眠信号了。如果同时还伴有打哈欠、眼神呆滞、或者找人撒娇、变烦躁等情况的话,那基本就是“犯困”无疑了。

像小熊犯困时的信号就是揉眼睛、找人抱抱,然后脑袋往你肩头钻。不光是宝宝,其实好多大人犯困的时候也会揉眼睛的嘛,包括我自己。

遇到这种情况,当然要抓紧时机哄睡宝宝啦,这才是最要紧的事。

  • 用眼过度,眼睛太干了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长时间面对屏幕或光源,会导致宝宝用眼过度,出现干涩发痒的情况。眼睛发痒,肯定就要揉一揉来缓解了。

这一点,相信不用我说,妈妈们也都知道。但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常常忽略的。实际上用眼过度,不只存在于电子产品上,长时间盯着绘本、玩具,“效果”是一样的。

所以啊,绘本、玩具虽香,咱也不能总看,还是要适当的带娃活动活动,出去走走,看看户外,让眼睛能得到充足的休息。

需要注意的情况

如果宝宝总是频繁揉眼睛,则可能是某些病理性原因:

  • 先天性眼睑内翻/“倒睫”

有些宝宝有先天性眼睑内翻的情况,这就会导致睫毛向下向后生长,从而贴附在眼球表面,刺激角膜,引起眼睛不适,出现眨眼、流泪、揉眼睛等现象。

如果是少量的倒睫毛,带宝宝找到专业的眼科医生,由医生查看情况后拔除就可以改善。但如果是因为睑内翻引起大量睫毛贴附在眼球表面,那就比较严重了,需要由医生进行评估后制定治疗方案(千万不要自行处理)。

  • 过敏

现在这个季节,过敏原比较多。如果宝宝出门接触了花粉、沙尘等,回来开始频繁揉眼睛,就有可能是过敏性结膜炎。结膜炎后期可能会伴随眼睛红肿、分泌物增多、流泪等情况。

如果发现上述端倪,妈妈们最好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对症用药。

  • 眼睛屈光不正

有些宝宝频繁揉眼睛、眨眼且还经常眯着眼睛看东西,则可能和眼睛的屈光不正有关,比如近视、散光、弱视、隐斜视等。因为宝宝很难去描述看不清东西这件事,所以日常表现可能就是经常揉眼睛和眯着眼睛看东西。

有些情况可以通过观察判断,比如弱视。但也有些,我们很难自查,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到眼科就诊。

扒鼻子

不用担心的正常现象

扒鼻子、挖鼻屎,也可以入选宝宝“小动作”的前三名了。老母亲看小娃“扒”得畅快,一方面嫌弃他脏,一方面还得担心,这娃该不是有什么毛病~

但其实,这些时候,就是我们多虑啦!

  • 鼻屎太多了

大部分时候,宝宝扒鼻子,都是由于鼻腔里鼻屎太多了,宝宝觉得痒、不舒服,情不自禁想要把它们扒出来。妈妈们可以及时观察,如果发现宝宝鼻子里有鼻屎的话,可以用毛巾湿敷或者是滴生理盐水先进行软化,之后再用棉签轻轻带出就可以啦。

  • 缓解压力和情绪

不知道大家发没发现,有时候宝宝处在陌生环境,或者是被妈妈批评的时候,由于情绪紧张,他们会表现出很多小动作,比如扒手指、啃指甲以及扒鼻子等等。这是他们他通过某种动作来缓解压力和情绪的表现。

所以啊,在宝宝有负面情绪时,咱就别“火上浇油”啦,而是要教会他们正确表达情绪,帮助他们宣泄负面情绪才对啊。

  • 获取满足感

还有一点,大家可能都没有意识到,我们的鼻子里神经末梢相对集中,因此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很高。宝宝在扒鼻子时,经过神经系统的反射,身体会产生奇妙的感觉,让宝宝产生很舒服的满足感。为了追求更多的满足感,宝宝会情不自禁地去扒鼻子。

当然啦,虽然这些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养成习惯,总归不好。因为宝宝扒鼻子的时候,手上的细菌很可能侵袭至鼻腔甚至颅内,引发感染,进而导致一系列疾病。所以,妈妈们还是要尽量纠正哦,可以通过玩玩具等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需要注意的情况

排除以上这些因素,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和鼻子相关的疾病。

  • 感冒、鼻炎等

宝宝患感冒或者是鼻炎时,最常出现的症状就是鼻塞、流鼻涕。宝宝这时候挖鼻子,大多也都是为了缓解不舒服的情况。妈妈们要针对宝宝的鼻塞、流鼻及时做好护理。

  • 鼻前庭湿疹

除了感冒、鼻炎的问题外,我们也不排除,宝宝可能是受鼻前庭湿疹的困扰。湿疹大家知道的,痒起来有多难受,宝宝自然就控制不住扒鼻子了。而且,这种湿疹长在鼻子里面,难受程度只能说有增无减。

如果观察宝宝发现他鼻翼、鼻尖以及上嘴唇这些部位的皮肤粗糙,且会出现一些细小的皮屑脱落、结痂等,就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了,要及时就医检查。

挠耳朵

不用担心的正常现象

很多妈妈有时候看到宝宝挠耳朵,就忍不住担心。但其实,这是1岁左右的宝宝经常会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这几种情况下并不用担心。

  • 有耳屎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宝宝的耳屎都能随着他们的咀嚼、说话、打哈欠等自行排出。但也不排除,有耳屎堆积的情况,比如油性耳屎就难以排出。如果发现宝宝总是挠耳朵,我们可以先自行检查,是不是耳屎太多了。

  • 出牙不适

我们都知道耳鼻喉是相通的,宝宝进入到出牙期时,有可能会出现牙龈充血、发炎的情况,那这种不适感呢,就可能会传递到耳道,导致宝宝经常挠耳朵。

  • 表达情绪

挠耳朵也可能是在表达情绪。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很多宝宝感到烦躁的时候,都会去抓、扯耳朵。当然有时候开心了或者饿了、困了,也会这样表达。妈妈们不用担心,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关注宝宝,尽量及时满足宝宝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情况

  • 耳朵不小心进了异物

宝宝总挠耳朵,且排除湿疹等情况,就需要检查宝宝耳朵是否进了异物。如果宝宝耳朵进了异物,我们千万不能贸然亲自上手掏。首先,先让宝宝侧身,看看异物能否掉出来。如果不能,建议及时去医院,让医生来做专业处理。

  • 耳朵流脓,可能是中耳炎

中耳炎算是1-2岁宝宝的高发疾病。宝宝吃奶的姿势不对,或洗澡时鼻子进水,都可能会导致液体从咽鼓管进入到中耳腔。且由于受鼓膜的阻挡,中耳道的液体无法及时排出体外,因此引发炎症,导致中耳炎。

相反,我们担心的耳朵进水会引起中耳炎,反而概率不高。因为从耳朵进的水,是留在外耳道的,很容易排出和擦干。如果宝宝有耳朵流脓的情况,请挂耳鼻喉科,让专业的人来吧。

总结

日常生活中,小宝宝因为还不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诉求,很多时候只能通过肢体语言给我们“传达信号”。有些可能是无意义的,但像揉眼睛、抠鼻子、挠耳朵这样的现象,如果出现过于频繁,妈妈们就该多多留意了。先检查好宝宝总这么做的原因,如果情况严重的话,要及时采取恰当措施,以免小问题变成大麻烦。

每个宝宝的身体状况不同,我们要时常关注、学会观察,一旦碰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咨询专业医生还是最安全稳妥的办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