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雉:权力背后的女性身影
吕雉:权力背后的女性身影
吕雉,这位汉高祖刘邦的妻子,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更以其独特的政治手腕和坚韧的性格,成为了封建社会女性掌权的典范。本文将从吕雉的生平、她与刘邦的关系、政治作为以及后世评价等多个维度,为您揭示这位女性政治家的多面形象。
吕雉与刘邦:政治与婚姻的交织
根据《汉代的星空》中的相关信息, 吕雉与刘邦的结合,起初并不显眼,但随着刘邦从亭长走向反秦领袖,再到建立汉王朝,吕雉的角色也逐渐凸显。她不仅在家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支持刘邦的起义活动,而且在刘邦逝世后,她以皇太后的身份对汉王朝的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段婚姻,既是两人生活的结合,也是政治联盟的起点。
吕公以目示意刘邦留下。刘邦会意,坚持到终席。待其他客人都走了以后,吕公对刘邦说:“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正过而立之年尚未娶妻的刘邦欣然应诺,这桩婚事就算定下来了。
吕雉与刘邦结婚后,刘邦继续做他的亭长,终日在外游荡,很少从事生产。吕雉则住在刘邦的家乡丰邑(今江苏丰县)耕田种地,侍奉老人,养育子女,操持家务,表现出了吃苦耐劳、精于生计、办事干练的品格。
秦二世元年(前209),刘邦响应陈胜举行丰沛起义,吕氏宗族几乎全部参加了起义队伍,跟随刘邦南征北战。其中吕雉之兄吕泽和吕释之,都是带兵的将领。
汉十二年(前195)四月,刘邦刚刚死去,吕后立即密谋诛杀一批元老重臣。她对其亲信审食其说:“诸将与帝为编户民,今北面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这番话显示了吕后对于政治权力的敏锐洞察和冷酷无情。
吕后虽然在政府部门没有采取大力排除异己的措施,但在宫廷内部却充分施展了自己的淫威。她先是将戚夫人囚于永巷,随后又对其进行了惨绝人寰的报复,展现了她冷酷无情的一面。
吕后的政治崛起与影响
《官家定律》有相关描述, 刘邦从草根到皇帝的转变,也带来了他妻子吕雉的身份跃升,从吕姑娘成为了历史上的吕后。在刘邦驾崩后,吕后凭借其政治手腕,实现了垂帘摄政,掌握了实际的大权。她通过剪除异己,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地位,其手段之狠辣,从对戚夫人的处理上可见一斑。然而,吕后的行为也引发了后来帝王的警惕,汉武帝为了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采取了“子为储君,母当赐死”的极端措施。
吕后的政治崛起,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权力欲望的体现,更是封建君主制度下,女性权力与男权社会结构冲突的一个缩影。她的成功,一方面展示了其卓越的政治手段和谋略,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封建制度下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还是从刘邦说起,那时刘邦还是草根阶层,他的野蛮婆娘也还没有成长为吕后,而是吕雉姑娘。吕姑娘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多岁的刘邦,是时髦的老少配。后来的故事也就水到渠成,刘邦击败项羽当上了皇帝,于是吕雉就摇身一变成为历史上的吕后。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驾崩,十七岁的长子刘盈继承了皇位,从此大权便旁落到了自己的母亲吕太后的手中,吕后垂帘摄政。以吕后为核心的外戚集团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野心,大肆剪除异己。刘邦生前的宠妃戚夫人因为与吕后有过节,吕后先是把她的儿子赵王刘如意(刘邦的第三子)用药酒毒死,然后又将其削足断手做成“人彘”。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去,到了汉武帝这一代。刘彻并没有忘记其曾祖母吕后及其外戚的种种恶行,他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子为储君,母当赐死。就是说如果皇后一旦生下皇太子,那么等待皇后的就只剩下死亡一条路。汉武帝之所以下此重手,是为了杜绝帝国权力系统再度发生类似吕后垂帘摄政的悲剧。
吕后的政治手腕与家族封王
《脂点江山:那些影响中国历史的传奇女人》中介绍到, 吕后在刘邦死后,展现了她冷酷与仁慈并存的双面性格。她一方面大肆夺权,屠戮功臣,在朝中安插亲信,展现了冷酷无情的一面;另一方面,她也通过政治手腕,如分封吕氏家族成员为王,来巩固自己的政权,体现了她作为一个政治家的精明和果断。这一章节将详细讲述吕后如何通过家族封王等手段,来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刘邦一死,为争夺权力,吕后开始四处活动起来……其中封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吕台的儿子吕通为燕王,此外还封了六个吕家的人做列候。
由于吕太后的专权,吕氏子侄一个个被破格提拔,吕后恐怕刘吕两姓互相争斗,就想出了一条亲上加亲的政策。她把吕禄的女儿嫁给齐王齐肥的二儿子朱虚侯刘章,又让赵王刘友、梁王刘恢娶了吕氏妻子,希望可以使刘吕两姓相处无事。结果,刘友的妻子到长安告密,说刘友造反,吕后立即把刘友抓住,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