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催眠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催眠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k-hphi.com/single-post/%E5%82%AC%E7%9C%A0%E6%B2%BB%E7%99%82%E7%A0%94%E7%A9%B6%E5%9C%A8%E5%89%B5%E5%82%B7%E5%BE%8C%E5%A3%93%E5%8A%9B%E7%97%87%E5%80%99%E7%BE%A4-ptsd-%E7%9A%84%E6%87%89%E7%94%A8%E8%88%87%E7%99%82%E6%95%88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通常由于经历或目睹了令人极度恐惧、震惊或激动的事件而引起。这种疾病不仅会给患者个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还可能危害家人朋友和社区。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PTSD的症状特点、催眠治疗方法及其临床研究证据,并探讨催眠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应用前景。

什麼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簡稱 PTSD),是一種因為經歷嚴重的創傷事件後所引發的延遲性及持久性的精神障礙。在 DSM-5(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中有詳細的描述,PTSD 通常由於經歷或目睹了令人極度恐懼、震驚或激動的事件而引起,例如戰爭、性侵犯、嚴重意外或災難等。主要症狀包括持續的回憶、噩夢、避免與逃避刺激、情緒過度激動和注意力困難等。DSM-5 是一本由美國精神醫學學會 (APA) 發布的指南,用於診斷和分類精神疾病。PTSD 被 DSM-5 歸類為一種創傷和壓力相關疾病,並提供了詳細的診斷標準。這個指南對於確定 PTSD 的診斷標準、症狀描述以及相關統計資訊非常有價值。
PTSD 的癥狀會對案主的生活質量、社交功能和工作能力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因此,PTSD 需儘早診治並給予有效的心理干預,以幫助案主恢復正常生活。綜合來說,PTSD 是一種可能因應激創傷事件而出現的複雜心理障礙。
PTSD 發病與個人的創傷敏感程度、社會支持系統、應對能力等諸多因素相關。大多數人在創傷事件後會有應激反應,但只有小部分人會發展為PTSD 。有研究顯示女性PTSD 發病率較高。
PTSD 主要通過認知行為治療、眼動重處理與重探技術、藥物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如果不及時治療,PTSD 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精神健康後果,增加其他精神疾病的風險。

PTSD 的症狀特點﹕

- 再體驗症狀 -

再體驗症狀是 PTSD 的核心症狀之一。它指的是 PTSD 案主會反覆地、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創傷事件的場景,出現突發的回想 (Flashback)、夢魘等症狀。
具體來說,再體驗症狀可能包括:
● 反覆地、毫無預警地回想起創傷事件的畫面,彷彿再次身臨其境。
● 頻繁地夢到創傷經歷,內容真實生動,會驚醒並感到恐懼。
● 面對與創傷相關的線索時,會觸發強烈的精神反應,好像創傷正在重演。
● 輕微的刺激就會引起對創傷的突發回想和情緒反應。
● 出現類似發作的不自主反應,如心跳加速、頭暈、發汗等。
這些再體驗使 PTSD 案主產生強烈的恐懼與痛苦,也會導致他們試圖逃避與創傷相關的線索,形成回避症狀。再體驗症狀會嚴重影響案主的正常生活。

- 過度覺醒 -

過度覺醒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TSD) 的常見症狀之一。它表示個人處於高度警覺和緊張的狀態,對環境中的刺激過度敏感和反應過度。
過度覺醒的主要表現包括:
● 敏感緊張﹕對輕微的聲音、光線、觸動等刺激就產生緊張和反應。容易被嚇到。
● 過度警覺﹕時刻保持高度警惕,擔心危險會再次發生。注意力難以集中。
● 睡眠困難﹕難以入睡或整夜難以入睡,睡眠品質較差。
● 易怒﹕情緒反應過激,輕微刺激就會引起怒火。
● 驚嚇反應增強 - 對突發的聲響、動作、觸碰等產生誇張的驚嚇反應。
這種過度覺醒的狀態會導致案主精神高度緊繃,整日疲憊不堪。通常它會伴隨著關於創傷事件的反覆想像、夢魘等其他 PTSD 症狀。要通過認知行為治療等方法才能得到緩解。

- 回避行為 -

回避行為是 PTSD 的核心症狀之一。具體表現為:
● 案主會主動回避與創傷事件相關的人、地點、物品、情境。例如遭遇車禍的 PTSD 案主,會避免去事發地點或看到類似的車輛。戰爭 PTSD 案主則會避免戰友和武器等。
● 案主會回避談論或接觸任何會提醒他們想起創傷記憶的東西。即使親友提起也會閃躲、轉移話題。
● 案主會減少對外界的興趣,例如不再參加社交活動,對愛好失去熱情等。
● 案主會感到與周圍人和社會脫節、疏離。覺得其他人無法理解自己,從而與人距離,退出社會。
● 在嚴重案例中,案主可能完全躲在家中,拒絕工作及社交。
PTSD 案主通過回避行為來逃避創傷記憶的侵擾。但長期下去,這些症狀會對案主的生活質量、社交功能和工作能力產生嚴重不良影響,導致他們的人際關係和社會功能受損。這需要依靠專業幫助和支持來逐步修復。

- 負面認知和情緒困擾 -

PTSD 案主常有負面想法,認為人生沒有價值和前途。他們經常陷入焦慮、憂鬱、敵意等負面情緒,難以自拔。常見的負面認知和情緒症狀包括:
● 負面思考模式﹕案主會形成固定的負面思維模式,認為人生沒有價值和前途,沒有希望改善。他們會過度自責,認為創傷事件是自己的錯。這種負面思考會加劇焦慮和抑鬱。
● 自責和內疚﹕案主會把創傷事件的發生歸結為自己的過錯,產生強烈的內疚感。即使事故的發生不可歸責於自己,他們也會自責未能防止或轉移結果。
● 無助感﹕案主會感到強烈的無助和絕望。認為自己無法控制生活,沒有能力應对任何事情。這會影响他们采取积极行动以改善自身状况。
● 情绪困扰:案主会长期陷入负面情绪如忧郁、焦虑、敌意、恐惧等。这些情绪波动剧烈,难以自制,也难以积极表达舒缓。
这些负面认知和情绪会严重影响 PTSD 案主的日常生活运作和社交功能。他们往往无法正常工作、人际关系疏远,甚至出现自残或自杀倾向。因此需要依靠专业心理治疗与辅导,逐步建立正向健康的心态和应对方式。

PTSD 的催眠治療方法

催眠是一種在專業指導下使用建議和放鬆技巧來誘導一種特殊意識狀態的治療方法。在心理輔導中,催眠被廣泛應用於處理壓力、焦慮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問題。然而,催眠的效果因個體而異,並非所有人對催眠都有相同的反應。

暗示強化正面思維:

在 PTSD 的催眠治療過程中,治療師可以運用正向暗示的技巧來強化案主的正面思維。具體來說,治療師可以在案主入眠後,反覆給予正向的肯定暗示,例如“你充滿希望和自信”、“你將活在當下,展望未來”等。這樣的暗示可以幫助重塑案主的思續模式,增加正面思考的能力。
與此同時,治療師也可以引導案主學會將注意力集中在現在和未來,而不是過度沉浸在負面創傷記憶中。例如設立一個“安全地點”,讓案主在催眠中將自己想像在一個舒適、平和的場景裡,聚焦當下的感受。或是引導案主設想一個美好的未來場景,讓案主從中獲得希望。這樣可以減少創傷記憶的侵襲,增強案主正向思維的能力。
通過正向暗示與引導注意力的雙管齊下,可以切實增強 PTSD 案主的正面思考,減輕過去負面記憶的影響,使之聚焦於現在與未來,這是催眠治療中強化正面思維的重要途徑。

系統脫敏感作用:

在 PTSD 的催眠治療中,治療師會先引導案主進入深度放鬆的狀態,例如通过渐进式肌肉放松或影像等技巧,让案主达到身心高度放松。在案主进入放松状态后,治疗师会运用系统脱敏的技巧对创伤记忆进行处理。
治疗师可以让案主在脑海中构想出一个箱子,然后把与创伤相关的场景、画面等都存放进去。之后引导案主想象把这个箱子关上锁,封存起来。再进一步可以引导案主想象把记忆的箱子越拖越远,或者箱子的颜色逐渐褪色等。这样通过象征性的操作,可以减弱创伤记忆的清晰度和强度,逐步达到脱敏作用。
在整个过程中,治疗师需要密切注意案主的反应,控制暴露的程度和节奏,以免造成二度创伤。逐步脱敏可以帮助 PTSD 案主减少创伤记忆的敏感度,降低记忆引发的恐惧和焦虑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鞏固正向行為模式:

催眠治疗可以增强案主面对现实生活的自信和勇气,巩固正向思维模式,从而建立起新的正向行为模式,例如主动积极生活、与人交往、工作等,代替过去回避和逃避的负面模式。催眠治疗可以具体引导案主进入放松的催眠状态,在此状态下案主更能接受正向的暗示和建议。
治疗师可以通过正向暗示,增强案主的自我效能感、安全感和正向思考模式。例如强化 “我有能力面对困难”、“我是勇敢的”等正向思维。这可以减轻案主的焦虑和敏感,增强他们面对现实生活的自信和勇气。
在巩固了正向思维模式后,治疗师可以在催眠状态下引导案主设想积极地与人交往、参与工作等情境,帮助案主建立起新的正向行为模式。这些正向的想象和建议可以增强案主在清醒状态下主动改变行为的动机和能力,例如更积极地与人接触、重返工作岗位等,代替他们过去回避人群、逃避工作的负面模式。
通过催眠治疗过程,案主可以学会正向思考和主动正向行动,从而达到改善症状、重建生活的目的。

PTSD 催眠療法的臨床研究證據

對比研究證實催眠組治療效果優於對照組

多項臨床試驗將接受 PTSD 催眠療法的組別與只接受常規療法的對照組進行比較,結果顯示接受催眠療法的 PTSD 案主在症狀緩解程度、生活質量改善等方面明显優於僅接受常規療法的對照組。这证明了 PTSD 催眠療法的療效。

不同脫敏感程序的療效比較

研究还比较了 PTSD 催眠療法中不同的脱敏程序,如直接暗示法、情景重建法等。结果发现执行情景重建的案主治疗效果更佳,原因是情景重建可以更深入地处理案主的创伤记忆与情绪。

長期隨訪證實催眠療效持久

多年后的随访评估发现,接受过 PTSD 催眠療法的案主其症状缓解效果可以持续两年以上,明显优于只进行常规療法的对照组。这证明 PTSD 催眠療法可以达到长期治疗效果。

以上研究为 PTSD 催眠療法的療效提供了可靠的临床证据。

PTSD 催眠療法的應用前景

可與其他療法結合达到協同增效﹕

PTSD 催眠療法可以与认知行为療法、暴露療法等其他療法进行结合,发挥协同增效。认知行为療法可以帮助 PTSD 案主识别并修正负面思维模式,重新建立正确的认知评估,从而减轻症状。而催眠療法可以让案主在深度放松的状态下重新塑造创伤记忆,减弱记忆中的负面情绪因素,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如果两种療法进行有机结合,可以发挥协同作用。首先,催眠可以帮助 PTSD 案主放松心情,提高对认知行为療法的依從性。案主在催眠状态下更容易接受及实施认知改造。同时,认知行为療法可以使催眠療法的治疗效果更持久。因为认知行为療法可以纠正案主长期的负面思维模式,使催眠治疗的效果不会很快退失。
通过两种療法的有机配合,可以提高 PTSD 案主的总体療效,减轻症状更彻底、治疗结果更持久。这种结合療法值得在 PTSD 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治疗时间短,案主依從性好﹕

与其它療法如认知行为療法、药物療法等相比,PTSD 催眠療法的每次治疗时间较短,通常在 1-2 小时之内就能完成。认知行为療法需要逐步引导案主改变思维模式,每次咨询时间至少 1 小时。药物療法需要长期规律用药。而催眠療法则可以在案主进入催眠状态后直接进行创伤记忆重建,每次治疗时间可以控制在 1-2 小时内。
此外,催眠本身可以增强案主对治疗师的信任度,提高治疗的依從性。在催眠过程中,治疗师需要先引导案主进入完全放松的催眠状态,这需要治疗师与案主之间建立充分的信任。当案主放下戒备后,会更积极地配合治疗师的引导进行创伤记忆改造。
PTSD 催眠療法治療时间短且案主依從性好,这使其更易于被案主接受。这是 PTSD 催眠療法可以推广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PTSD 存在的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PTSD) 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但其存在著一些局限性。为了更好地应对和治疗这种疾病,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个体化制定脱敏方案:

PTSD案主的症状和经历各不相同,因此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更多有效的脱敏方法,例如脱敏训练、认知行为療法和心理教育等,以便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帮助和治疗。

持续改进催眠诱导技能训练:

催眠療法在治疗 PTSD 方面已经显示出一定的潜力。然而,催眠诱导技能的训练和应用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未来的研究可以集中于开发更有效的催眠诱导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以帮助案主更好地处理创伤后的压力和焦虑。

开展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检验療效:

为了确定各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未来的研究需要进行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这些研究可以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并评估其长期效果。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未来的研究应该致力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催眠诱导技能的改进以及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的开展。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为案主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和支持。


催眠治疗, 心理治疗, 抑鬱症, 躁鬱症, 思觉失调症

抑鬱症、躁鬱症与思觉失调症:认知与关怀 —— 心理治疗与催眠治疗的帮助

如果不治疗,精神病不仅会给患者个人带来极大痛苦,也会危害家人朋友和社区。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精神病,及早发现和治疗。


催眠治疗, 心理治疗, 潜意识

无意识与前意识记忆:催眠療法的心理机制

意识是人可以觉察和主观体验的心理状态。当前意识中的冲动和记忆引起意识注意时,就成为意识内容。意识就像接待室,直接体现了个体的主观认知世界。


催眠治疗, 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心理健康自强秘笈 - 认知行为治疗 (CBT) 模式详解

认知治疗学派认为,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体系会影响其感受和行为。当一个人持有不正确或不合理的信念时,就会产生负面情绪和行为问题。所以认知治疗的目标是识别并修正这些扭曲的思维模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