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他们的名字:张从顺、张子权
请记住他们的名字:张从顺、张子权
“公公牺牲了,您怎么还舍得让三个儿子当警察,不怕吗?”
“老张跟我说过,没有警察,哪来的安宁?没有安宁,哪来的家?老张没做完的,让他们接着做吧。”
这是儿媳李莲超和婆婆彭太珍的对话。
30年前,彭太珍的丈夫、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公安局原军弄派出所所长张从顺,在一次特大跨国毒贩抓捕行动中,为了保护战友,倒在了毒贩的手雷下。
噩耗传来时,正在地里劳作的彭太珍大脑一片空白,提着鞋、卷起裤腿、光着脚,一路跑着赶到丈夫身边,看了老张最后一眼。她拉着丈夫冰冷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葬礼那天,老百姓扛着祭奠花圈,翻山越岭,送别英雄。人群中的彭太珍一言不发,泪如雨下。
张从顺走后,彭太珍好久都没缓过神来:“这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彭太珍默默承受着巨大的悲痛,把兄弟三人一天天拉扯大。“老张为国牺牲,他太喜欢当警察了,就让儿子们接着干警察吧。”
岁月如梭,长大的孩子们如父亲当年一样穿上了警服。老大张子成在基层派出所工作,老二张子兵成为一名交通警察,老三张子权则追随父亲的足迹,主动申请调入禁毒支队。
2011年,张子权对哥哥张子兵说:“二哥,我申请调到禁毒队工作了,你不要告诉咱妈。”张子兵问弟弟这样做的原因,张子权告诉哥哥:“父亲倒在了禁毒战场,当缉毒警察是我从小的心愿。”禁毒工作有多危险,张子权非常清楚,每一次抓捕都可能是生死考验,每一次出警都可能是最后一次,但他常说:“怕死就不干禁毒!”
在入党申请书上,张子权这样写道:“我要接过父亲未竟的事业,为党奉献自己的一切。”
2020年12月15日,张从顺牺牲后的第26年,张子权在侦办一起重大专案时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6岁。
张子权的骨灰送回家乡时,妻子李莲超早已在机场等候。当看到黑白照片里的丈夫时,她拼命冲上去抱着骨灰盒,不停地抚摸。那时他们的女儿还很小,她睁着大大的眼睛问妈妈:“为什么会有一张爸爸的大照片?”
同样悲痛欲绝的还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老母亲。得知儿子去世的消息时,彭太珍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自言自语地说:“子权啊,跟你爸爸一样,还是出事了。”
每当傍晚时分,彭太珍总会矗立在家门口张望,幻想着儿子微笑着喊“妈,我回来了”。然后低头看看儿子最后一次出差前给她买的那双鞋。有时候她会去儿子曾经陪自己散步的地方走一走,看一看……
张从顺、张子权,父子传承的故事,让人心痛,更让人崇敬。致敬英雄,也致敬站在英雄背后,默默付出的人们。
本文原文来自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