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黄金溢价的起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黄金溢价的起落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cmegroup.cn/report/economicreports/18134.htm

自2022年末以来,全球黄金市场迎来一轮牛市行情。作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中国黄金市场的供需状况和价格波动备受关注。本文将深入分析中国黄金溢价的起落及其背后的原因。

概览

中国国内黄金价格较国际金价的溢价近期走势跌宕起伏,一度飙升至历史高位后又迅速回落至负值区间。作为全球最大的黄金消费国,中国的黄金市场价格波动受到供需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

自2022年末以来,在全球各国央行持续强劲购入黄金、美元疲软、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最终于9月18日兑现)等多重因素推动下,黄金开启了一轮牛市行情。与此同时,中国金价的波动性则更为显着,上海金溢价(即中国国内金价与国际金价之差)呈现剧烈震荡态势。

2023年初,上海金溢价约为每金衡盎司40美元,并在2023年9月14日触及每金衡盎司121.2美元的历史峰值。然而仅仅超过一年之后,溢价便跌至每金衡盎司负10美元附近,较峰值下挫逾130美元。其中原因几何?

中国的黄金情结与供应限制

创纪录的上海金溢价及其随后的暴跌实为供需两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黄金在中国文化中一直备受推崇,中国黄金需求约占全球总需求的三分之一。在中国,黄金兼具财富象征、价值储藏和投资工具的功能,其持有形式多样,包括黄金首饰、金币和金条等。2022年末以来,国际金价一路走高,而国内股市则表现乏力,房地产市场持续困顿,这使得黄金成为这两大传统主流投资渠道之外更具吸引力的选择。中国央行一直是黄金市场的主力买家,尽管近几个月已暂停购入。

供给端方面,2023年年中政府的政策干预造成了短期供应缺口。由于大多数主要央行普遍收紧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自年初以来持续走低,并在9月份触及多年低点。鉴于黄金兼具避险和汇率对冲属性,中国央行决定收紧黄金进口配额以稳定人民币汇率。

中国市场旺盛的需求叠加供应中断,共同推动上海金溢价快速攀升并最终创下历史新高。尽管进口管制随后很快解除且溢价回落,但直至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黄金市场相对国际基准在大部分时间内仍维持每金衡盎司20-50美元的溢价区间。

自上海金溢价创下历史新高以来,芝商所上海黄金期货的市场关注度逐渐提升。以人民币和美元计价的上海黄金期货合约日均总成交量约为1公吨,其中二者的成交量占比分别约为35%和65%。投资者可通过组合运用这两种产品来实现对离岸人民币汇率的投资布局。美元计价合约也常与基准黄金期货合约搭配交易,用于中国与国际黄金价差的套利操作。

溢价回归均值

步入2024年第一季度,受消费者信心疲软和金价持续攀升的双重影响,市场需求开始放缓,黄金首饰消费受到冲击。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末,上海黄金交易所挂牌价格约为每克550元人民币,较2023年9月上海金溢价高峰时上涨约15%。

世界黄金协会(WGC)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黄金消费需求达309吨,创下2014年以来同期最高记录。但第二季度需求有所回落,降至174.4吨,同比下降9%。

上海黄金交易所(SGE)的月度黄金提取量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为满足中国春节需求,2024年1月的黄金提取量达到创纪录的271吨。然而,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提取量逐渐回落,5月、6月和7月的提取量均低于90吨。黄金提取量的持续萎缩与国内黄金需求放缓趋势相符,并反映在上海金溢价走低上。到8月,溢价进一步回落至每金衡盎司6美元左右的历史均值水平。

黄金涨势能否延续?

利率走低、地缘政治风险持续以及央行潜在的购金需求等因素或将共同为全球黄金市场价格提供支撑。WGC在2024年6月对各国央行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1%的受访者预计全球各国央行的黄金储备在未来12个月将继续增长。另一方面,获利了结、市场调整以及来自其他投资渠道(如股票市场)的竞争可能会制约金价上行空间。

若金价继续保持强势,中国消费者能否适应高价环境并恢复购金将成为影响上海金溢价走势的关键因素。此外,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也可能对黄金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原文来自CME Group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