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燃油车被新能源围攻,为什么不搞自动驾驶反击?不想?还是不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燃油车被新能源围攻,为什么不搞自动驾驶反击?不想?还是不能?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TO0FUJP05279UHH.html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的今天,一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为什么强调智能驾驶的大多是新能源汽车,而传统燃油车似乎在这个领域显得较为被动?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在近期的一次论坛上对此给出了专业解答。

在3月16日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高层论坛上,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就解答了这个问题。

燃油车真的不搞智能驾驶吗?

从客观角度来说,燃油车完全不搞智能驾驶的说法,是错误的。根据欧阳明高提供的数据,2023年L2级别及以上智能驾驶在燃油乘用车上的渗透率达到了36.8%,其实也不算低了。但对比一下,2023年L2级以上智能驾驶在新能源乘用车上的渗透率达到了55.3%,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从理论上来说,既然新能源汽车把智能驾驶当卖点,那么燃油车想要与之竞争,给自己也安上智能驾驶系统不就行了?但事实却是,燃油车更多地选择了降价,而不是在智能驾驶等领域与新能源汽车进行技术竞赛,就连BBA也是在被带着走。这是为什么呢?

欧阳明高指出了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发动机控制的问题。燃油车的动力来自于发动机,要想对车辆进行控制就要控制发动机,但发动机控制的难度太大,反应时间长,而且精确度低,而智能驾驶要求的恰恰就是精准控制。欧阳明高将这些称为“常识”,他认为电动汽车具有智能化的先天优势。

燃油车在智能驾驶方面的弱势

发动机控制难度太高,这的确是事实,不过传统燃油车搞不了高阶智能驾驶,仅仅是因为发动机控制问题吗?并非如此,燃油车在智能驾驶方面的弱势,还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燃油车的动力响应通常比电动车慢,这在需要快速反应的智能驾驶场景中可能是一个劣势。例如,在紧急避让或加速超车时,燃油车的动力输出可能不如电动车迅速。

其次,一款车要想实现智能驾驶,必须要搭载雷达、高清摄像头、计算平台以及各种传感器,要支撑起这些零部件,需要充足的电力供应,但传统燃油车一般只携带小容量电池,并且它们无法像电动车那样在行驶过程中为智能驾驶系统提供持续的电力支持,无法满足需求。

第三,传统燃油车结构太复杂,除了发动机之外,还有变速箱、油门控制系统、电控系统等等,如果再加上智能驾驶系统,会更加难以控制。

燃油车能否在智能驾驶领域翻身?

实际上,L2级别的智能驾驶,是燃油车率先发展的,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主动刹车、车道保持、车道居中、ACC自适应巡航等功能,早在新能源汽车火爆之前就已经在燃油车上普及。

但这些只是基础功能,更高阶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燃油车就力不能及了。事实上,燃油车也在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如果能够实现智能驾驶的话,新能源车型未必会有现在这般蓬勃的机会。

但从技术难度、成本、车身结构等各方面来看,燃油车已经不太可能在智能驾驶方面与新能源汽车抗衡。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智能驾驶,尤其是高阶智能驾驶,将会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专属技能”。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的燃油车,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汽车形态,而不是简单的动力系统上的差异。燃油车正在走下坡路,还能玩得转智能驾驶吗?欢迎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