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共青团的起源 传承团一大的精神
探寻共青团的起源 传承团一大的精神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团一大”)于1922年5月在广州召开,是中国青年运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广州特别规划了三条实践线路,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让青年一代深入了解共青团的起源和团一大的精神传承。
实践线路展示
- 团一大章程、纲领起草地
- 团一大纪念广场(纪念馆)
- 广州起义纪念馆
实践点详细介绍
实践点1:团一大章程起草地
位于汕头市金平区外马路179号,预计于2022年第三季度完成布展。1922年4月,青年共产国际代表达林与张太雷等人在此起草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和章程。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青年运动走向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转折点。
团一大章程起草地(预计于 2022年第三季度完成布展)
1975年,苏联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达林的著作《中国回忆录(1921-1927)》,详细记录了这段历史。1981年,该书中文版由侯均初等人翻译出版。
《中国回忆录(1921-1927)》封面
实践点2:团一大广场及团一大纪念馆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园横路与挹翠路交叉口北50米。1922年5月5日至10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出席大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5名代表。会议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等重要文件,并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
团一大纪念广场
为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广州市在东园“团一大”旧址修建了纪念广场。2012年5月落成,占地面积3744平方米,截至2022年3月已接待游客60万人次。2021年10月,团一大纪念馆项目获党中央批复建设,于2022年5月落成。
实践点3:广州起义纪念馆
位于广州市起义路200号之一。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等人在此领导发动广州起义,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虽然起义仅存三天,但展现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团一大精神在青年运动中的具体体现。
广州起义纪念馆
广州起义纪念馆原为清政府警务公所,1961年被国务院选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9月起,纪念馆正式免费开放。
广州起义纪念馆内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