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量为负!这个省会,难了!
GDP增量为负!这个省会,难了!
2024年一季度,山西省GDP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24.77亿元,减少量位居全国第一,实际增长1.2%,名义增长-7.29%。作为山西省会的太原,GDP也直接缩量69.36亿元。
山西经济现状
从数据端来看,主要是工业下滑。山西省统计局披露,第二产业(广义工业)增加值为2500.02亿元,下降0.3%。
具体工业方面,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1%。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下降3.1%,制造业下降0.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从煤与非煤看,煤炭工业下降2.8%,非煤工业下降0.8%。从产品产量看,全省主要规上工业产品中,原铝、发电量、移动通信手持机、汽车、非常规天然气等产品产量保持增长。
2023年,原煤产量135658万吨,增长了4.4%。来源:山西省统计局
作为山西省的当家产业,其一颦一笑牵动着山西省的经济增速。今年3月份山西的原煤产量已经跌破了1万吨,降至9432吨。
太原市经济现状
太原,曾经也是气运之子,从春秋到民国,名头都很响亮。在历史上,太原虽然没有做过大一统王朝的首都,但曾三次作为一方政权的都城。
太原,是山西的省会城市,2023年太原的GDP增量就位居主要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与首府城市)倒数第一位,增速也处在倒数。因为增速疲软,太原去年就将晋级万亿的时间表往后推迟。
去年11月份太原审议通过的《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支持太原市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行动方案》提到:
到2027年,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规模,山西中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功能特征多方位凸显,省会引领带动作用全面彰显。到2035年,引领全省实现全面转型,与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山西中部城市群在全国版图中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
在这份方案中,太原将GDP突破万亿的时间表定在了2027年。而一年前发布的《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35年)》中,提到的时间节点是:到2025年,太原省会城市首位度大幅提升,经济总量迈向万亿元。
实现不了,就只能推迟。去年太原的增量虽然倒数,但还有增量。而今年一季度,太原的GDP直接缩量69.36亿元。增量与增速,在主要城市中,均位居倒数第一。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原因同样是工业下滑。一季度太原的第二产业增加值下降了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了2.7%。根本原因还是产业太弱。
太原市转型之路
太原在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做强做优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合成加工、高品质消费品这4大新兴产业。
然而,转型何其难?一个城市的产业想要成功转向,不是发发文件就能够的。营商环境需要改变,思维需要改变,这些不改变,产业和人才怎么会到来?
从太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太原目前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传统产业已经占据大头,占比56.6%。非传统工业增加值占比43.4%。
在转型路上,太原值得称道的一点,就是重拾电子产业,诞生了一个千亿产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一产业2021年的总产值1232亿元,是太原两个千亿产业之一,另一个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尽管新壮大起来的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成为了太原最强的产业,但这个最强产业相比于其他主要城市,微乎其微。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只能说太原重振这一产业太晚了,这一产业的强城格局早就已经形成,太原连一杯羹都很难分到。
在经济低迷、产业羸弱的影响之下,尽管还有省会头衔加持,但太原的人口竞争力完全不够看。
七普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0年太原仅增加了110.2万人,同期的深圳增加了713.6万人,广州增加了597.7万人,成都增加了581.9万人,西安增加了448.5万人,郑州、杭州、重庆、长沙增量都在300万以上,武汉、佛山、苏州、北京、东莞、南宁、昆明增量都在200万以上。
最近两年,随着人口逐渐转向见顶,太原的人口竞争力越来越弱,2021年增加了7.2万人,2022增加了4.4万人。
2023年,太原的人口数据还未公布,不过山西省常住人口减少了15.36万人。目前山西下辖的11个城市,只差太原未公布人口数据,其余公布数据的10个城市全部负增长。由此也可以计算出,太原去年常住人口1.92万人。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宏观顺境之下,太原尚且没有抓住时代红利,如今宏观环境转变,太原想要转变,就更难了。尽管如此,摆在太原面前的,也只有转型一条路可以走,总不能躺平吧。太原未来需要做好三件事情:
第一,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
第二,整肃营商环境,筑巢引凤。
第三,在继续壮大升级传统工业的同时,要不断布局新兴产业,改变产业单一、薄弱的特点,才能增强自身的抗压能力。
能够做到以上三点,太原才有可能走出水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