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业从心而起,心常寂静方能够不起烦恼妄想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诸业从心而起,心常寂静方能够不起烦恼妄想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70282230_121124434/?pvid=000115_3w_a
在佛教修行中,妄念烦恼是修行人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如何调伏妄念,实现心的寂静,是每位修行者追求的目标。本文将从佛教经典中寻找答案,探讨妄念烦恼的根源及其调伏之道。
皇寺中心甬路处的香炉、灯笼
有句佛门谚语,叫做“役妄念而凡途业起,生死横波”。大意是说,修行之人如果被烦恼妄念所役使,自心就会陷入到凡夫业障之中。本来修行的目的,是要了生脱死的,但为凡心妄念所摄,势必难以出离生死苦海。
关于如何调伏妄念烦恼,其实在经藏法卷和古德的种种开示之中,是有明确的对治方法的。诸如,“一切诸业从心起,无心即无业”,这句话就说明了烦恼妄念之所以会生起的原因,烦恼业障都无不是先从自心而发端的。须知,不存在凭空而来的烦恼,烦恼皆是由心造作的。
为什么说,不存在凭空而来的烦恼?因为佛学义理是讲究因果逻辑的,大凡一切法相,都要有其生灭的因缘关系,绝不存在无因而生的情况。无因生,乃是断灭见,是为佛家所不取的。这种知见更不能够调伏烦恼。
既然烦恼妄念由自心生起,那么心常寂静而无挂碍,也就意味着不再造作烦恼诸业,不再为烦恼所役使。这是“无心即无业”的意义。
无心,并不是说不思惟,更不是否定自心,从而落入顽空的断灭见中。无心的本意是说,将自心安然寂静,不去执取烦恼妄相。正所谓,“善解见空者,一切无想念”,观诸法空相是破除烦恼执著的要义所在。无心、无想念的本来意义,就是自心安住于真空寂静的般若实相之中,继而断除了烦恼妄想的源头。而般若实相的修行,需要多去闻思,特别是要在心常寂静的定境之中去思惟。不闻思,是难以收获到解见空性的效用的。
热门推荐
王心凌:从"甜心教主"到"画质女王",逆龄偶像的破圈之路
记不住德州扑克中的这20个概率数据 你基本就是一条鱼
怎么查房贷还剩多少?分享5种快速查询方法!
襄阳打卡地推荐:这些小众景点和露营地,让你的假期与众不同
农村宅基地租赁合同是有效的吗
咖啡保质期一般多久?如何保持咖啡豆的新鲜度 新鲜烘焙咖啡排气
银行的信用卡溢缴款的处理方式及建议?
银行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专业性对客户资产配置的影响?
退出春晚,被综艺“开除”,43岁的贾玲把自己作没了?
油车与电车的能耗成本大揭秘:跑相同里程,花费竟相差这么多?
杜仲叶开发的保健饮料有哪些作用,其口感要如何设计
去油渍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看完涨知识了!建议收藏
围术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深圳技术大学:创新引领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ASTM A672 钢管:材料特性、等级分类和行业应用指南
新手司机上高速全攻略:这些注意事项你必须知道!
40岁负债累累怎么办?这些方法帮你走出困境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三美”具备的新诗佳品
情绪管理:应对焦虑和抑郁的关键
大礼议之争:朱厚熜如何为亲生父母正名
《伊藤博文》:三个关键词,看懂伊藤博文一生的政治轨迹
必读!《食品留样指南》学校等餐饮服务提供者请收好
神话:东王公
后脑勺磕伤孩子有没有事怎么判断?
【收藏】抗炎抗氧化食物排行榜!
为何口腔溃疡总爱“缠着你”?教你如何应对!
旅居云南 好在文山丨砚山,医养殿堂
中国如何引领全球荒漠化防治
丧失劳动能力证明怎么开?全流程详解来了
舞蹈训练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