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篆书名帖《峄山碑》简介及高清图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篆书名帖《峄山碑》简介及高清图片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lcqsx.org.cn/index.php?a=index&aid=426&c=View&m=home

《峄山刻石》是秦代的一方摩崖石刻,又称“峄山石刻”“峄山碑”“峄山铭”等,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始皇诏”)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后半部分(“二世诏”)刻于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传为李斯所书,属小篆书法作品,与《泰山刻石》《琅琊刻石》《会稽刻石》合称“秦四山刻石”。


《峄山碑》原碑

综述

《峄山刻石》的前半部分刻144字,赞扬秦始皇的正义战争和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给百姓带来的好处;后半部分刻79字,记录了李斯随同秦二世出巡时上书请求在秦始皇所立刻石旁刻诏书的情况。书法上,其用笔单纯齐一,藏锋逆入,圆起圆收,转角处都呈弧形,无外拓之笔;结字对称均衡,又强调在对称中求变化;章法秩序井然,具有节奏韵律感。

碑文及译文

秦始皇刻辞

皇帝立国,维初在昔,嗣世称王。
讨伐乱逆,威动四极,武义直方。
始皇帝建立了国家,在此之前,他承袭了先世的爵位为秦王。他征伐割据为乱的各个小国,威震天下,他勇武正义。

戎臣奉诏,经时不久,灭六暴强。
廿有六年,上荐高号,孝道显明。
将领们遵奉他的命令,用了不长的时间,就消灭了六国诸侯的残暴割据。在秦始皇二十六年,臣子们进献“皇帝”的尊号,彰显秦始皇帝是继承了先祖的法治道路。

既献泰成,乃降尃惠,亲巡远方。
登于峄山,群臣从者,咸思攸长。
伟大的统一事业已经完成,于是秦始皇普降恩惠,亲自巡视全国各地。他登上峄山,跟随的群臣都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追忆动乱不安的年代,由于国家分裂,诸侯割据,因此引发了天下的战乱。攻击与争夺始终不断,人民血流遍野,这种情形从上古就开始了。

世无万数,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乃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复起。
不知经历了多少年代,直到五帝那样贤明的君王,也都不能制止战争。现在秦始皇统一了天下,战乱不再发生。

灾害灭除,黔首康定,利泽长久。
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
灾害被全部消灭,百姓安居乐业,利益和恩泽将传之永久。对于皇帝统一国家的伟业,群臣只能陈述一个大略,把它刻在精美的石头上,作为国家永久的纲纪。

秦二世诏书

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
皇帝(秦二世)说:“各地的金石刻都是始皇帝所刻的。现今我承袭了皇帝的称号,但各地的金石刻中并不称‘始皇帝’(只称‘皇帝’),到了将来,后人看到这些刻石会以为不是始皇帝而是后嗣所刻,那就无法显现出始皇帝的伟大功绩了。”

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
制曰:可。
左丞相臣李斯、右丞相臣冯去疾、御史大夫臣德,冒死上奏:“臣等请求将皇帝(秦二世)的这篇诏书完整地刻在各地始皇帝的刻石后面,那么后世就会明白金石刻的归属者了。臣等冒死请求。”
皇帝(秦二世)下制文说:“可以。”


《峄山碑》原碑

艺术鉴赏

技法

笔法上,《峄山刻石》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起笔藏锋,行笔正锋,收笔回锋,法度十分严谨。这种对中锋圆笔的绝对强调,表现了秦人对殷周古文书法的审美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其次,行笔迟涩,线条具有浑劲圆凝的强烈质感。这种具有强烈质感的线条也是中锋圆笔的结果,对这种线条,前人有“书如铁石”“千钧强弩”的称誉。再次,在笔势方面,宛转圆活的曲笔和挺拔沉着的直笔交互为用,构成笔势变化律动的美,而在曲笔和直笔彼此转换的过程中,纵横牵掣,钩环盘纡。

结体

《峄山刻石》具有明显的中正、匀称、严整有序、封闭内向而趋于静态的审美特征。其中正的特点表现为字的中轴线左右两侧体量的对称和平衡上,笔画的分布是围绕着中轴线展开的。其匀称表现为笔画(实)间空白(虚)处的均匀及虚实的对比与和谐。笔画排列有条不紊,绝无张扬轻滑和失控处,使结字给人以严整有序而内向之感。以上这些特点综合起来即可表现为结体的静态美。其结体虽然沉静,但绝不呆板,这与其纵向展开的字势有密切的关系。总体来看,其结体布白均匀。从横向看,这样的特点是一丝不苟的;但是,从纵向看,在保证横向笔画间的空白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将横向笔画稍向上提,使一些字的下部留有较大空白,造成上紧下松的对比效果,取得了纵向的字势。这样,既抬高了字的重心,示人以高峻肃穆,又以此调整全篇的疏密关系,在统一中寓以变化,也就避免了呆板。此外,其字形大多呈长方形,但是正方形甚至扁形的字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也使其结字灵活而不僵化。

章法

《峄山刻石》通篇的分行布白是严谨有序而又不失灵动的,纵成行横成列,上下左右通达,但行间空白和列间空白都不是严格整齐的,而是有参差出入的,再加上单字笔画多不同所造成疏密不一的随机分布等因素,使得其章法特点更加耐人寻味。

以下是全碑高清拓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