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油、黄油、椰子油、玉米油开酥有什么区别
猪油、黄油、椰子油、玉米油开酥有什么区别
酥皮月饼是中秋节必备的传统点心,尤其是自家制作的酥皮月饼,酥香掉渣,与亲友分享,过节仪式感瞬间拉满!制作酥皮月饼,起酥是一件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有面点经验的人会告诉你,油很重要,蕞好是用猪油,其次是黄油,再次是植物油。不同的油起酥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吗?
我们用4种不同的油脂开酥,制作酥皮,省略内陷的制作(减少干扰),烤熟后掰开比对截面状态。
实验结果
1️⃣是否破皮:黄油、玉米油两组酥皮制作时破皮,同时有少量油酥漏出;猪油、椰子油两组面团延展性好,不易破皮。
2️⃣操作难度:玉米油>黄油>椰子油≈猪油。
3️⃣颜色:黄油、玉米油组本身自带颜色,酥皮更黄;猪油、椰子油组偏白皙。
4️⃣香味:猪油、黄油、椰子油香气浓郁扑鼻,玉米油组香气弱,几无。
5️⃣起酥效果:椰子油>猪油>黄油>玉米油。椰子油酥皮薄而均匀,层次清晰分明;猪油次之,且蓬松度高;黄油酥皮外层较分明,内部紧凑,有断裂现象;玉米油酥皮较紧实,质感不佳。
小结
椰子油、猪油、黄油起酥效果更佳,玉米油起酥效果不理想。
实验原理
制作酥皮时,水油皮包裹油酥,在多次折叠擀压后形成面皮-油脂层层交替的面皮。由于油脂的阻隔,面皮间的层次得以保留而不会黏成一团。当面皮中的水分被高温烘烤成水蒸气,推开层层膨胀的面皮,形成片状纹理,酥皮就成型了。
油脂的作用
油脂在酥皮中非常重要。一是它能控制面粉中面筋的生成,减少面团的黏着性。二是能保留更多气体,帮助酥皮膨胀疏松。另外,酥皮的大半风味都来自油脂。然而酥皮制作者通常选用风味很淡或无味的脂肪,因为这些脂肪的浓稠度更容易产出理想质地。
饱和脂肪酸的影响
饱和脂肪酸支撑着油脂起酥所需的浓稠度、塑性,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起酥性比较好。猪油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在43%左右,黄油在63%左右,因而常用作起酥;椰子油的饱和脂肪酸高达80%以上,起酥的效果自然不错。
不同油脂的特点
但椰子油气味过于强烈,对成品甜点的风味有很大限制,黄油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反而猪油香气柔和,既能增加层次,又不会喧宾夺主。另外,很多健身品牌会推椰子油,事实上由于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它反而不适合健身人群食用。相比之下,猪油的起酥效果佳,饱和脂肪酸相对较少,比认知中的要健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