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供应紧张引发客户不满,黄仁勋开始向台积电施压了
芯片供应紧张引发客户不满,黄仁勋开始向台积电施压了
由于AI芯片供不应求,科技圈的“最强甲方”开始向“最强乙方”施压。在高盛于当地时间9月11日举办的科技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 (Jensen Huang) 回答主持人有关英伟达芯片依赖亚洲供应链的问题时表示,台积电在芯片代工方面遥遥领先,英伟达选择台积电生产芯片是因为“它是最好的”,但如果必要,英伟达可以把订单转给其他供应商。
在当前AI芯片供不应求的背景下,英伟达CEO黄仁勋在高盛科技会上的言论引发市场关注。黄仁勋表示,虽然台积电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但英伟达有能力将订单转给其他供应商。
这一表态反映了当前AI芯片市场的紧张状况。据国际调研机构Omdia统计,英伟达在AI芯片市场的份额接近80%,几款主流GPU芯片在供需紧张的高峰期常常供不应求。英伟达的Hopper系列产品(H100、H200)需求将继续强劲增长,年底计划上市出货的Blackwell系列(B200)的需求则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台积电作为全球第一大芯片代工厂,占据全球超60%的市场份额。英伟达、AMD、英特尔旗舰AI芯片都采用7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且台积电在AI芯片生产所需的先进封装CoWos技术上也掌握绝对优势。基于此,巨头们都选择将AI芯片订单交给台积电独家代工。
台积电也因为AI芯片爆火在全力量产。该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魏哲家表示,由于AI芯片市场需求太过旺盛,台积电目前在AI上的产品及服务在产能规划上赶不上变化,远远无法做到“供需平衡”。按照他的估测,预计要到2026年的某一个季度,公司才能努力实现供需平衡。
考虑到台积电与英伟达强强联合的绑定关系,若真如黄仁勋所说“把订单转给其他供应商”,市场上的选择并不多。除台积电外,三星作为世界排名第二的代工厂,是市场仅剩的选项。但考虑到两家公司在研发和量产能力上的差距,三星在各家客户名单上长期作为“二供”存在,是台积电的备选。
一位半导体市场分析人士表示,考虑到台积电的实力与市场地位,以及英伟达与台积电紧密的绑定关系,黄仁勋的发言更像是对供应链安全的承诺,也可能是因芯片供需紧张对台积电的“鞭策”。
英伟达也十分清楚台积电的重要性。黄仁勋在上述活动上提到,如果把台积电的订单转给其他供应商,可能会导致芯片质量下降。
针对上述表态,英伟达、台积电两家公司暂未回应。
或受黄仁勋发言影响,截至周三收盘,英伟达股价大涨8.15%至116.91美元,创下六周来的最大单日涨幅。继2023年大涨239%后,英伟达股价今年已经上涨了一倍多。台积电股价今年以来也已上涨近65%。截至周三收盘,台积电股价涨4.8%,至170.23美元。
以下为黄仁勋涉及台积电的问答内容:
Toshiya Hari(高盛):你的大多数供应链合作伙伴都在亚洲运营,特别是台湾。鉴于当前的地缘政治形势,你如何看待未来的发展方向?
黄仁勋(Jensen Huang):是的,亚洲供应链非常庞大且相互连接。英伟达的新GPU由35000个部件组成,重80磅,最大电流达到10000A。当你把它放在机架上时,它重达3000磅。
这些GPU非常复杂,它们的构建就像电动汽车一样,组件也是如此。因此,这个生态系统在亚洲有一个庞大的复杂供应链,多元化且相关联。我们尝试在每一个可能的方面去加强设计,提高效率。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公司拥有足够的IP知识产权。万一我们不得不从一个工厂转移到另一个工厂,我们有能力这样做,也许工艺技术不是那么出色,也许我们无法获得相同水平的性能或成本,但我们将能够保证供应。所以我认为,如果发生任何事情,我们应该能够在其他地方进行生产。
我们正在台积电生产,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它之所以是世界上最好的,不是只比第二名好一点点,而是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差距。我们与他们合作拥有悠久历史,他们的工程能力,工厂的敏捷性,能够做到的水平,都令人惊讶。英伟达去年的收入有一个重大的增长,如果没有供应链的支持,如此重大的增长是不可能的,包括台积电在内的供应链的效率令人难以置信。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已经极大地扩展了CoWoS的产能,明年和之后我们还将进一步扩展。但尽管如此,他们(台积电)的敏捷性和对我们需求的响应能力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所以我们使用他们是因为他们很棒,但如果有必要,我们当然可以随时启动其他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