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睡硬板床了 这份小贴士帮你选出“健康床”
别再睡硬板床了 这份小贴士帮你选出“健康床”
许多追求睡眠质量和健康的人,或是已经有腰部不适的人,都相信一个理论:硬板床对腰好。因此,有些人不惜将舒适的床垫换成硬板床,甚至在床垫上加一层木板。但这种做法真的正确吗?
硬板床对腰椎的影响
“睡硬板床”这一理论,其实是从早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演变而来。然而,近年来的大多数研究都表明,中等硬度的床垫才是最佳选择。
正常人体的脊柱呈“S”形生理曲线。如果仰卧在硬板床上,人的腰部会出现悬空的情况,无法得到适当的贴合和支撑。这意味着即使在睡眠中,腰部周围的肌肉仍需持续工作以维持腰椎的曲度。长期以往,会导致腰部肌肉无法放松,出现紧张酸痛、脊柱僵硬等问题,进而可能导致劳损或脊柱曲度变直。
脊柱生理曲线与睡硬板床时人体腰部的悬空状态
此外,硬板床可能会对人体骨性结构较为凸起的部分(如肩关节、骨盆等)造成更大的压力。长时间压迫可能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发压痛、麻木等不适。
虽然使用过软的床垫可以提供最大的身体支撑面积,使床与躯干充分接触,增加睡眠的安全感。但无论采取何种睡姿,身体中部都会下陷,躯干呈弧形,无法保持正常的脊柱生理曲度,腰部肌肉也无法得到充分休息,从而引发酸痛或劳损。
最重要的是,大量研究表明,睡硬板床或过软床垫的人主观舒适度都不佳。也就是说,过硬或过软的床都不会让人感觉舒适。
如何选择合适硬度的床垫
选择床垫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型以及习惯睡姿等。例如:
- 对于较胖的人群,床垫硬度的变化对其腰部和臀部的平均压力影响较大。
- 女性瘦型体型的人群,尤其是腰部曲线明显的,需要选择承托性更好的床垫。
- 7~11岁的青少年,由于臀部重量占比小于成人,且肩宽大于臀宽、腰部较细,因此这类人群背臀下陷比比成人略大。
选择床垫的具体建议
个人感受是重要的评价标准。夜晚睡觉时,无论是仰卧还是侧卧,都应该感到舒适,不影响翻身等动作。晨起时不应感到腰部僵硬疼痛或起床困难。
3:1原则。建议选择中等硬度的床垫,即每3厘米床垫,用手按压可以向下1厘米。不过,这只是一个参考值,具体选择还需要根据个人的体重、身高和睡眠姿势等因素来调整。
选择有一定支撑能力的床垫。无论选择仰卧还是侧卧等姿势,床垫都需要有均匀承托人体脊柱生理曲度形态的支撑能力。一些现代床垫采用多层设计,包括记忆海绵、乳胶等材料,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和舒适度。
如何选择合适的睡姿
选择合适的睡姿也可以帮助维持脊柱曲度,使腰部周围的肌肉在睡眠时得到放松,特别是对于有腰部不适或损伤的人。
仰卧位。在下肢下方放置合适高度的抱枕,使髋关节微微屈曲,帮助腰部曲度下沉,此时腰部周围的肌肉可以得到“释放”,同时椎间盘后突压力降低。
侧卧位。在腰部下方垫一个小抱枕或毛巾卷,给予腰部一定的支撑,使肌肉放松;同时可以在双腿间夹一个抱枕,使髋关节保持中立位,减少脊柱受到的压力,同时可以提高舒适度。
日常力量练习
对于有腰部不适或疼痛的人,除了选择合适的床垫和睡姿,提升自身能力以支撑脊柱形态也非常重要。以下练习对于没有腰部不适或疼痛的人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效果,建议每天进行。
- 脊柱/胸椎活动度练习
翻书——胸椎活动度练习。侧卧位(双腿之间夹小抱枕),保持下方膝关节始终贴于地面且腰椎稳定,上方上肢带动躯干向对侧打开至胸椎可达最大幅度。
猫式——脊柱整体活动度练习。四点支撑位(双手/双腿与肩同宽,上肢及大腿垂直于地面),由猫式态逐节感受脊柱椎体(腰骶-胸椎-颈椎-头部)活动至最大幅度,随后返回。
- 核心稳定性训练
- 脊柱深层稳定肌激活。仰卧位(下肢稳定踩于地面),感受肚脐周围肌肉将肚脐向脊柱方向拉。过程中避免憋气、倒吸气等。
- 死虫式。仰卧(上下肢抬起垂直位),保持核心收紧令腰部贴于地面。进阶可进行上肢/下肢向远端运动或对侧/同侧上下肢同时向远端运动。
- 狗鸟式。四点支撑位(双手/双腿与肩同宽,上肢及大腿垂直于地面),令双侧膝关节轻微抬起保持核心收紧及骨盆稳定,完成上肢/下肢抬起向远端运动或对侧/同侧上下肢同时抬起向远端运动。进阶可于膝关节轻微抬起位完成。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进行这些练习时要注意动作的正确性,以避免因姿势不当而造成的二次伤害。生活中的有些谣言来自对医疗建议的误读,与身体健康、疾病相关的内容,还是建议大家咨询医生,谨遵医嘱,防止“以讹传讹”“人云亦云”。
(来源: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