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舰、高邮湖舰出征!中伊俄海军“安全纽带-2025”联合演习
包头舰、高邮湖舰出征!中伊俄海军“安全纽带-2025”联合演习
当地时间2025年3月9日,中国、伊朗、俄罗斯三国海军宣布将于本月上中旬在伊朗恰巴哈尔港附近海域举行代号为“安全纽带-2025”的联合军事演习。
这一动向引发广泛关注,不仅因为三国在地区安全格局中的特殊地位,更因其演习内容直接聚焦海上安全合作的核心议题。根据官方通报,此次演练将围绕“打击海上目标”“临检拿捕”“损害管制”“联合搜救”四大科目展开,旨在通过实战化训练提升三国海军协同行动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中方参演兵力确定为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第47批护航编队,包括052D型导弹驱逐舰包头舰和综合补给舰高邮湖舰。
这两艘舰艇此前已在印度洋海域积累了丰富的远洋行动经验,其参演既体现中国海军常态化部署的特点,也显示出对此次联合行动的战略重视。俄伊两国虽未公布具体参演舰艇型号,但伊朗恰巴哈尔港作为扼守霍尔木兹海峡与阿拉伯海交汇处的关键节点,其地理价值为演习增添了现实针对性。
从科目设置来看,“临检拿捕”作为海上执法的重要手段,直接关联打击走私、海盗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需求,而“损害管制”与“联合搜救”则着重检验参演部队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这些内容既符合三国在维护海上通道安全方面的共同利益,也透露出通过军事合作强化地区稳定的明确意图。特别是当前全球航运要道频发安全事件背景下,此类多边联合演练的实战意义更为凸显。
此次演习被外界视为三国军事合作深化的最新例证。自2020年以来,中伊俄已先后举行过多次双边或多边海上联演,但将演习区域设定在伊朗本土港口尚属首次。
分析人士指出,选择恰巴哈尔港不仅因其靠近国际航运黄金水道,更与该港作为伊朗联通中亚及南亚经济走廊的战略定位密切相关,显示出三国在维护区域互联互通安全方面的共识。
不过官方声明特别强调,此次行动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主要目的在于“深化军事互信和务实合作”。
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中方参演编队仍处于亚丁湾护航任务周期内,这意味着中国海军实现了任务区与演习区的高效衔接。这种“任务中练兵”的模式既节省兵力调动成本,也反映出中国海军远洋部署能力的持续提升。
与此同时,三国在演习中采用的标准操作程序、通信指挥系统的兼容性测试,都将为未来更复杂的联合行动奠定技术基础。
尽管官方尚未披露演习具体日程,但根据国际海军演习惯例,此类联合行动通常包含港岸磋商、海上实兵演练、总结评估三个阶段。
其中海上实兵阶段可能涉及舰艇编队运动、火炮射击、直升机起降等课目,而高邮湖舰的参与将重点检验海上综合补给等后勤保障能力。
观察家普遍认为,此次联演虽规模有限,但其覆盖的战术层面合作已为三国未来在更广泛领域的军事协作打开想象空间。
截至发稿时,三国国防部门均未就演习投入兵力规模及持续时间作进一步说明,但多方消息证实,此次联演筹备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
随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加速演变,中伊俄通过常态化联合军演构建的安全合作模式,正在为维护关键海域的和平稳定提供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