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讲科学,不负春光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登山讲科学,不负春光美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032363
眼下正是登山赏春的好时节。下面咱们就说说登山前、中、后分别要注意哪些事项。
登山前:备好鞋子,做好热身
- 提前了解登山路线的行程,包括起点、终点、总路程长度等,并提前掌握气候情况,避免恶劣天气出行。
- 衣物的穿着要适应不同的季节和登山活动,选择透气、干爽、保暖的衣物,做到热了就脱、冷了就穿、湿了就换。
- 准备一双舒适合脚的登山鞋,相较于普通运动鞋,专业的登山鞋具有鞋底防滑、鞋面防水等防护功能。
- 事先购置合适的辅具,例如,登山杖可分担人体重量,减轻对膝关节的压力。
- 选择轻便的双肩登山包,携带适量饮用水,以及坚果类、能量棒等食物补给,并结合具体情况,备好防晒霜、一次性雨衣、急救包、睡袋等物品。
- 用5
10分钟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髋、膝、踝的准备热身。其中踝关节可以做提踵活动,提起脚跟、慢慢落下,以此重复812次,注意抬起脚跟后,下落的速度尽量放慢;接着可以进行高抬腿走练习,每组20~30次,从而使髋、膝激活;最后在爬山前还可以用手搓揉膝关节下方,促进关节滑液尽快渗透到关节腔中。
登山中:上下山迈小步,保护好膝关节
- 上山时,身体放松并前倾,背部挺直,头部、腰部和后脚踝三点成一条直线,对身体起到稳定的重心支撑作用。要控制步伐,尽量迈小步。全脚掌着地,可以在保持登高稳定性的同时,让更多的肌群参与到登高的运动过程中,不易疲劳。
- 下山时,人体重量交替叠加在一侧的膝关节上,摩擦与压力更大,不宜奔跑下山,用小碎步的方式更安全,每一步以不要超过一脚的长度为宜。
- 下山时,步伐要尽量迈小,重心稍向后移,注意收紧腿部肌肉,让下山的每一步都有缓冲。膝盖要保持微屈。腿直接伸直的话容易给膝盖造成过大冲击,遇到坡度较陡的山坡,可以侧身小步下山,以减轻膝盖压力。
- 掌握科学的呼吸方法,基本技巧是将呼吸频率降低,把呼吸深度加大。
- 找到适合自己的呼吸节奏,讲话会打乱呼吸规律,因此需尽量少说话。
- 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遵循少量多次的喝水原则,在登山过程中可以每隔20~30分钟抿一小口。
- 注意泥泞、碎石等路况,避免崴脚,并根据身体情况量力而行,若出现关节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停下来休息。
登山后:做好静态拉伸以便恢复
- 整理放松活动不可忽略,做一些缓慢、持续的静态拉伸动作可以帮助减轻肌肉的疼痛和僵硬感。
- 吃一些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为宜,同时补充碱性的蔬菜和水果。
- 若出汗过多,可适当补水补液。
- 充足的睡眠也是快速恢复的重要保障。
- 可通过按摩、沐浴等方式帮助身体放松恢复。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作者为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洪金涛。
热门推荐
日本脱鞋文化下的脚臭防治秘诀
冬季脚臭怎么治?科学方法大公开
一文掌握:微波炉加热各类食物的最佳时间和技巧
微波炉火力档位使用指南:5个档位让食物更美味
《停止内耗》教你告别过度在意
从壁画到挂轴:五代至南宋绘画艺术的转型
舒伯特《小夜曲》:一首关于爱情与生命的绝唱
从摇脚到冥想:中医助眠方法让你一夜好眠
睡前4小时做3分钟运动,可延长睡眠近半小时
盐酸奥洛他定片:过敏星人的救星?
南京成都绿色公交场站建设:光伏+与智慧化双轮驱动
杭州亚运会公交站设计:环保与人性化的典范
智能公交站:智慧城市里的“智慧枢纽”
清明节必备:如何挑选优质菊花苗?
小榄菊花会盛大开幕,赏菊正当时!
菊花养护秘籍:7个关键技巧让你的菊花爆盆
龙皓晨圣采儿意外闯入上古遗迹,九阶守护者现身!他们能否成功夺取宝藏?
提升演绎推理能力的四大要素:从逻辑思维到实践应用
提升演绎推理能力:从逻辑思维到实践应用
冬季空调制热效果差?5大原因及解决方案全解析
2024年1-11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及分地区运行情况分析(图)
1992年属猴人2025年运势:事业向好,婚姻需谨慎
喝牛奶吃鱼虾,轻松降碱性磷酸酶
吃货必备:调节碱性磷酸酶的饮食秘籍
体检报告惊现ALP异常,背后隐藏哪些疾病?
碱性磷酸酶偏高,你的体检过关了吗?
《无声告白》:一个关于家庭、认同与爱的故事
《无声告白》:当爱成为负担,家庭关系如何破局?
《无声告白》:一个跨族裔家庭的心理迷局
方天画戟:从战场利器到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