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古代对水的不同叫法,涨姿势!

创作时间:
2025-03-10 09:15: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古代对水的不同叫法,涨姿势!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1278085_162926

中国古代对水体的命名体系丰富而精妙,不同的水体有着独特的称谓。从自然形成的湖泊、河流到人工开凿的水渠,每一种水体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和特点。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国古代对水的不同叫法及其含义,带您领略传统文化中对水体命名的智慧。





  • 小水坑为 〔洼〕
  • 大水坑为 〔池〕
  • 小而深为 〔潭〕
  • 大而深为 〔渊〕
  • 广而浅为 〔淀〕
  • 广而深为 〔湖〕
  • 湖连湖为 〔泊〕
  • 泊连泊为 〔泽〕
  • 水的边际为 〔涯〕
  • 两山夹水为 〔涧〕
  • 一面临水为 〔滩〕
  • 两面临水为 〔湾〕
  • 三面临水为 〔渚〕
  • 四面临水为 〔洲〕
  • 人工开凿为 〔渠〕
  • 自然形成为 〔溪〕
  • 小溪汇聚为 〔川〕
  • 川流相汇为 〔河〕
  • 最大的河为 〔江〕
  • 水面涌动为 〔荡〕
  • 水面微动为 〔漾〕
  • 水流很急为 〔湍〕
  • 水流很缓为 〔滞〕
  • 掀起小浪为 〔波〕
  • 掀起大浪为 〔澜〕
  1. 海:陆地之外的大片咸水区域
  2. 湖:内陆地区的大片水域
  3. 泊:季节性出现,夏秋丰水季有水,冬春干旱是没水
  4. 潭:内陆有些水域面积不大,但非常深,无论多么干旱也不会干涸,这叫“潭”
  5. 塘:天然形成水面小很浅的叫“塘”。
  6. 池:人工开挖储水而成叫“池”
  7. 泽:地势低洼,土质松软,长期雨水河水汇入,形成大片洼地淤泥,叫“泽”
  8. 溪:天然河流,水流很小,掩映在树林草丛中,季节性出现,叫“溪”
  9. 泉:特指有从地下涌出的水。
  10. 淀:河北常将湖泊称作“淀”,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白洋淀了
  11. 漕:古代打仗,军粮和辎重运输极为重要,开挖河道,运输物资,叫做“漕运”
  12. 渠:为了解决干旱缺水,专门开挖河道,引水灌溉,形成一套复杂水利工程,叫“渠”
  13. 洼:小水坑叫洼,也可是地势低陷处,
  14. 荡:在东部季风区,有些地区除了把水深较浅的湖泊称为“淀”之外,也会称作“荡”。如江苏长白荡
  15. 漾:湖在太湖流域地区称作“荡”或“漾”。漾指一些小型湖泊,如苏州北麻漾。
  16. 港:周围是陆地,中间是水面,供船只避风浪所用。
  17. 渊:以渊作为湖名后缀的,多出现在古代,现今叫渊的湖并不多。
  18. 満:是宜兴特有的湖泊名通名,有西氿、东氿、团氿
  19. 泡:在我国的东北地区,一些规模较小的湖泊,称为“泡子”,水面平静,流动性较差
  20. 错:以“错”为结尾的湖泊,大多位于西藏自治区,因为在藏语中,“错”就是湖泊的意思。
  21. 诺尔& 淖(nào)尔:在蒙古语中湖泊被称为诺尔
  22. 茶卡:除了“错”外,在藏语中茶卡意为盐海之滨,盐池之意
  23. 库勒:维吾尔语中常把湖泊称为“库勒”
  24. 海子:蒙语称湖或高山湖泊为“海子”。这些湖泊广阔无边,象极了大海

小结:
中国古代对水体的命名体系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和理解。从自然形成的湖泊、河流到人工开凿的水渠,每一种水体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和特点。这些命名不仅反映了水体的形态和特征,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了解这些命名,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