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相关紧急情况处理指南:脊髓压迫症状识别与多学科治疗方案
癌症相关紧急情况处理指南:脊髓压迫症状识别与多学科治疗方案
癌症脊髓压迫是常见的癌症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疼痛、脊柱机械不稳定及不可逆的神经功能丧失。近日,由香港大学知识交流办公室主办的「抗癌防癌,全球视野」科普教育讲座活动,邀请多位医学领域顶尖的多学科专家,针对肺癌的预防防治和其治疗方案,与线上的观众进行了科普教育,解答了他们的疑惑。
癌症相关紧急情况的简介及现状
孔凤鸣教授指出,30%的紧急出现的癌症已经表现出远端转移,近年来肿瘤相关紧急情况特别是癌症脊髓压迫已经成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癌症脊髓压迫是由于肿瘤或其转移引起的脊髓结构改变,导致脊髓受到压迫,从而产生神经功能障碍。最常见原因包括多发性骨髓瘤、肺癌、前列腺癌和淋巴瘤等。癌症脊髓压迫的症狀包括腰痛、腿无力甚至瘫痪。对于有癌症病史的患者,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高度怀疑脊髓压迫,早期识别和诊断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目前,癌症脊髓压迫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然而,这些治疗手段可能会引起各种副作用,如手术并发症、放疗和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疲劳和恶心等。孔教授提出疼痛是肿瘤患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疼痛管理方法包括药物管理(如阿片类药物)、物理治疗和心理支持,旨在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在癌症脊髓压迫的治疗中,多学科团队的合作至关重要。包括神经科、肿瘤科、外科和放射科等多学科团队共同管理,提供综合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癌症脊髓压迫数据有所不同。例如,美国有详细的数据统计,而中国的完整数据较少。然而,了解这些数据对于医疗工作者和研究人员非常重要,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癌症患者应注意任何新的症状,如腰痛和腿无力,并及时就医。通过教育和支持,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未来,通过早期筛查和诊断,能够在疾病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改善预后。同时,不断研究和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减少副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必将成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在面对肿瘤引起的脊髓压迫综合征时,早期发现、综合治疗以及多学科团队合作(MDT)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这一问题,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支持。
癌症相关脊髓压迫:何时手术,如何手术
脊柱肿瘤专家、香港大学副教授、香港大学医学院脊柱外科主任和助理院长关日康教授介绍了当发生癌症相关脊髓压迫时应该何时手术?如何手术?关日康教授提出由于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患者在没有明显症状时就被发现存在脊髓压迫转移的肿瘤。典型症状包括疼痛和神经功能受损,最严重时会导致四肢麻木和瘫痪。临床医生通过核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等影像学手段,早期发现和评估肿瘤压迫情况。
在面对脊髓压迫时,手术是常见的处理方法之一。外科医生通过手术减压、去除肿瘤,并在必要时使用螺钉等固定装置来保持脊椎稳定。手术不仅能缓解疼痛,还能延长患者寿命。对于急症患者,医生通常会在24小时内进行减压和固定手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术后恢复的可能性。研究表明,早期手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行走能力。MSCC的治疗需要神经科、肿瘤科、骨科、放射科等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每个病例都会进行详细讨论和评估,以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现代医学还利用人工智能(AI)工具来预测患者的预后,为手术决策提供支持。最新的放射治疗技术(如SBRT)能够以高剂量精确照射肿瘤区域,而不影响周围的神经组织。这些技术为以前不适合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此外,“分离手术”(separation surgery)成为一种新兴方法,通过将肿瘤与神经分开,结合SBRT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关教授提出癌症引发的脊髓压迫综合征需要早期诊断和多学科合作来进行有效治疗。通过手术和现代放射治疗技术的结合,医生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癌症脊髓压迫的治疗将会更加精准和高效。
癌症相关脊髓压迫的药物:何时治疗?哪些治疗药物?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血液肿瘤系主任、终身教授, 美国肿瘤基因治疗联盟 (ACGT)研究员,美国医师协会(AAP)会士,俄亥俄州立大学Jeg Coughlin癌症研究首席教授杨一平教授对肿瘤硬膜外脊髓压迫(ESCC)的症狀进行了讲解,在近日举办的医学讲座上,专家们就肿瘤相关脊髓压迫的处理方法展开了深入探讨,重点介绍了药物治疗的作用以及多学科合作的重要性。杨教授指出指出,肿瘤相关的脊髓压迫综合征(ESCC)是常见的癌症并发症之一,可导致疼痛、脊柱机械不稳定及不可逆的神经功能丧失。大多数病例由肿瘤椎体转移并硬膜外延伸压迫引起,常见于前列腺癌、肺癌和乳腺癌等癌症患者。早期发现ESCC至关重要,及时的MRI检查能够帮助确诊。专家强调,对于疑似患有ESCC的患者,应尽快在24小时内进行脊柱全段的MRI检查。一旦确诊,糖皮质激素被认为是标准治疗方案的一部分,通过静脉注射和口服药物缓解症状并作为最终治疗的过渡。专家推荐静脉注射10毫克地塞米松,然后分次口服,每日总剂量16毫克。药物治疗在某些化疗敏感的恶性肿瘤(如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和乳腺癌)中有效,但对大多数肿瘤,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全身药物疗法需要数天或数周才能起效。因此,放疗和手术成为主要的确定性治疗方法。
专家强调,ESCC的治疗需要手术、放疗和药物治疗的综合应用。手术和放疗是最主要的确定性治疗方法,但药物治疗也在缓解症状和过渡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早期识别和诊断对于提高患者功能、缓解疼痛和预防进一步的神经系统并发症至关重要。专家呼吁对癌症患者进行教育,帮助他们了解ESCC的症状和体征,特别是无法解释的背痛,应及时接受评估。癌症相关脊髓压迫是相对常见的癌症并发症,早期发现和多学科综合治疗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后杨教授提出糖皮质激素是标准治疗方案的一部分,手术和放疗是主要的确定性治疗方法。糖皮质激素治疗是血液学癌症的一种治疗方法,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没有明显获益,但当怀疑压迫时应尽快开始。
紧急放射治疗对癌症相关几岁压迫及其他疾病的潜在作用
香港大学临床肿瘤学系终身教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临床肿瘤中心教授,WHOCC-STAR肿瘤指南评审委员会主委,GCOG全球抗癌协作组主席孔凤鸣教授介绍了癌症脊髓压迫的放射治疗。孔教授指出英国在2023年更新的指南详细而全面,值得翻译和引进,以弥补中国和香港在這方面的空白。孔教授介绍,英国的指南根据患者是否怀疑存在脊髓压迫进行分类。对于有癌症病史的患者,英国设有专门的脊髓压迫中心,一旦怀疑脊髓压迫,应在24小时内与该中心联系,并尽快安排MRI检查。如果患者已有神经损伤的症状,则应立即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治疗方面,孔教授强调,手术和放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减压和稳定,而非完全切除肿瘤。手术后需结合放疗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即使无法手术,放疗也能在79-90%的病例中缓解疼痛和改善症状。孔教授还提到,脊髓压迫虽然会导致瘫痪,但通常不会致命,患者仍有较长的生存期。孔教授指出,在美国,对于疑似脊髓压迫的患者,医生通常会在24小时内安排紧急放疗。她提到,在梅奥诊所等地,如果患者被诊断为脊髓压迫,医生会立即进行放疗,不会拖延。孔教授呼吁,在国内引进和翻译英国的指南,以提高对脊髓压迫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她强调,及时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出现神经症状时,每分钟都非常关键。此外,孔教授还介绍了现代精准放疗技术,如SBRT,可以更有效地对肿瘤进行高剂量照射,同时保护周围的脊髓组织。这种技术使得治疗更加高效和安全。
孔教授最后强调,多学科合作和指南的引进对提高肿瘤相关脊髓压迫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他希望通过引进先进的指南和技术,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及时和有效的治疗。
癌症紧急情况相关的病例讨论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临床肿瘤中心副主任、顾问医生、教学主任、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离子放射治疗分会第一屆委員徐志淵醫生分享了一例腫瘤脊髓壓迫引起的下肢癱瘓放療後康復的病例,一位67歲肺腺癌IV期男性患者,並出現了多處轉移。2022年1月,該患者因腰痛到醫院就診,磁共振顯示T10到T12椎體異常信號。隨後,患者迅速出現雙下肢無力、麻木及大小便失禁的症狀,並完全失去了行動能力。由於患者拒絕手術,醫生團隊緊急安排了放射治療。CT定位顯示骨轉移情況比之前的磁共振更為廣泛,團隊為患者進行了T7到T12胸椎的三維四型放療,總劑量為30 Gy,共10次。放療後,患者的症狀逐漸好轉,並開始康復訓練。此時,全脊柱磁共振顯示多個部位骨轉移,並伴有T9的壓縮性骨折和脊髓受壓。在放療後,患者進行了基因檢測,結果顯示存在基因突變。團隊為患者選擇了靶向治療,並在後續進行了二線和第三線的化療。患者在持續的功能康復訓練和系統抗腫瘤治療下,病情得到了顯著緩解。截至目前,患者的病情穩定,完全恢復了行動能力,能夠自由行走,無需任何輔助設備或人力幫助。
徐教授強調,患者在出現脊髓壓迫和神經症狀時,越早進行治療越好。儘管患者的康復機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減少,但積極的治療和康復訓練仍能顯著改善患者的預後。通過這個病例,徐教授呼籲加強對腫瘤引發脊髓壓迫的早期診斷和治療,並推廣先進的治療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和康復機會。
多學科專家討論中美專家對話
孔凤鳴教授,萧荣泰教授,Simon教授和唐泽君教授针对患者提出的癌症疼痛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分享了几种常见的疼痛药物的常用剂量以及副作用。萧荣泰教授为亚利桑那州梅奥诊所癌症中心的方案审查委员会科学评委,Simon教授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放射肿瘤科、神经外科教授,世界著名神脊精准放疗和指南专家。唐泽军教授为香港大学内科学系荣誉临床副教授,港大深圳医院重症科前任主管。
一位患者反映在化疗后尽管癌细胞得到了控制,但因肿瘤压迫神经,每日疼痛难忍,止痛药效果不佳。孔教授提出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SBRT,因为放疗对止痛非常有效。萧荣泰教授补充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各种止痛药,包括消炎药和吗啡。对于吗啡的使用,不必过于担心上瘾问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剂量。讨论还涉及了美国和中国在疼痛管理方面的差异。在美国,患者可以通过舒缓医学来缓解疼痛,而在中國,這方面的服務尚處於初級階段。专家们强调,舒缓医学在美国非常普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药物组合来达到最好的止痛效果。
针对止痛药的副作用,专家们指出,最常见的是便秘。因此,建议患者在服用止痛药时,配合使用纤维素粉等药物以预防便秘。专家还提到,吗啡等药物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困惑和说话不清的情况,但這是可以通过更换药物来解决的。一位患者表示其家人因癌症骨转移而疼痛难忍,询问打骨针是否有效。专家解释,骨针主要用於预防骨转移的形成,但不能直接止痛。建议患者进行SBRT或其他局部治疗来缓解疼痛。有患者担心使用吗啡类止痛药会影响寿命。专家澄清,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缓解疼痛,并不会直接影响寿命。重要的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确保患者在减轻痛苦的同时保持生活质量。
通过这次讨论,专家们解答了患者们关于疼痛管理的诸多疑问,提供了宝贵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在会议的最后,孔教授感谢大家参与并分享了如此精彩的讨论。本期节目聚焦于解决肿瘤急诊中的脊髓压迫问题,汇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专家团队,包括中国、美国、英国等地的专家。这些专家们通过深入的讨论和经验分享,为我们带来了宝贵见解和解决方案。孔教授最后强调了MDT团队对于癌症脊髓压迫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性。我们预告下一期将于2024年7月27日播出,继续探讨肉瘤癌的治疗和最新的医疗技术。我们将继续深入探讨我们在接诊中遇到的挑战,并分享最新的进展和技术创新。我们期待与您再次相会,继续共同探索医学的前沿和创新。感谢所有的专家和观众朋友们的精彩分享和参与。在此,也特别感谢所有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让本期节目顺利进行。祝愿所有病人早日康复,我们期待与您再次相遇,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