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T的T需要passion
CAR-T的T需要passion
2017年,FDA批准诺华公司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上市,为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CAR-T治疗通过给患者的T细胞安装嵌合抗原受体(CAR),重新赋予T细胞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那么,为什么CAR-T治疗选择了αβT细胞,而不是γδT细胞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一选择背后的科学原理。
CAR-T细胞治疗的原理与挑战
CAR-T的构建原理
目前,CAR-T治疗使用的T细胞主要指的是αβT细胞。CAR-T细胞的构建原理如图1所示:当T细胞遇到抗原呈递细胞或肿瘤细胞时,T细胞受体(TCR)和CD3复合物与CD4或CD8一起识别MHC复合物呈递的肽,触发TCR信号级联反应,导致T细胞活化。
图1. CAR-T构建原理
第一代CAR主要涉及两部分:细胞外部分的scFv和细胞内部分的CD3ζ链。ScFv结构域可以识别肿瘤表面抗原,CD3ζ链会直接激活T细胞。第二代CAR包含一个共刺激结构域,即4-1BB或CD28信号结构域。第三代CAR具有4-1BB和CD28信号转导结构域。这些结构的增加加强了细胞因子产生和响应靶标刺激的增殖,降低了CAR-T细胞的细胞毒性。FDA批准的6种CAR-T产品均采用第二代 CAR 构建体,由抗原结合结构域、铰链区、跨膜区、共刺激结构域和T细胞活化结构域构成。这些产品用于治疗B细胞淋巴瘤、B细胞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
CAR-T细胞治疗的挑战和攻克实体瘤的工程策略
近年来,人们投入了大量精力来改进实体瘤的CAR-T细胞疗法,已在血液肿瘤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虽然在实体瘤中显示出活性迹象,但迄今为止临床试验的结果令人失望,没有观察到持续较高的持久反应率。
究其原因,治疗实体瘤对 CAR-T 细胞构成了三大挑战:肿瘤异质性、肿瘤浸润和抑制性肿瘤微环境(TME)。肿瘤抗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仅在肿瘤细胞中表达的肿瘤特异性抗原 (TSA) 和也可以在正常细胞中表达的肿瘤相关抗原 (TAA)。同时,肿瘤细胞也可能在不同水平表达肿瘤抗原。要克服异质性,重点时实现多靶点靶向。研究人员设计了具有两种不同 scFv (TanCAR) 的 CAR 或表达两种识别不同抗原的不同 CAR (双特异性 CAR),还探索了CAR-T 细胞的额外修饰以增强其靶向能力,使 CAR-T 细胞能够分泌双特异性 T 细胞接合器,后者连接肿瘤抗原和 CD3 复合物以启动 T 细胞肿瘤杀伤。实体瘤还具有限制 CAR-T 细胞浸润的物理屏障和细胞外基质。为了克服这一挑战,研究人员尝试了 CAR-T 细胞的局部递送、工程化表达趋化因子受体的 CAR、靶向蛋白酶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 (FAP)的 CAR 或细胞外基质 (ECM)修饰的 CAR-T 或溶瘤病毒。免疫抑制性 TME 是另一个重大挑战,包括抑制性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抑制因子(如 TGF-β)以及化学环境改变。研究人员使用基因缺失、抗 PD-1/PD-L1 抗体或 T 细胞自分泌抗体来阻断 PD-1 等免疫检查点,还设计了表达细胞因子或细胞因子受体的 CAR,用 PD-1 或 TGF-β 中的激活结构域代替抑制结构域作为转换受体,并删除 T 细胞内负调节因子或过表达 T 细胞功能增强剂来增强CAR-T细胞抗肿瘤功能。
图2. CAR-T面临的挑战和攻克实体瘤的工程策略
CAR-T的副作用
尽管 CAR-T 疗法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取得了临床成功,但仍然有危及生命的副作用,例如① CRS 和②神经毒性。
①CRS 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在最严重的病例中表现为全身症状、发热、低血压和器官功能障碍,它由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引发,IL-1 和 IL-6、CAR-T 细胞和 TME 细胞在癌细胞识别后起着关键的致病作用。
②神经毒性,也称为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是一种中毒性脑病,临床上与 CRS 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新的CAR-免疫治疗,例如CAR-γδT细胞、CAR-NK细胞、CAR-巨噬细胞等。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CAR-γδT细胞。
γδT细胞的研究
γδT细胞是一种进化保守的T细胞系,它可连接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比αβT细胞亚群具有更广泛的反应性。此外,γδT细胞不受个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的限制,“现成的”治疗性γδT细胞生物库有能力从健康供体中产生,因此γδT细胞有望用于下一代免疫疗法,以覆盖更多样化的患者群体,并可能减少不良反应。
γδT细胞的优势
相对于αβT细胞,γδT细胞因其在桥接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方面的独特作用而脱颖而出。它们靶向并杀死癌细胞,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 分子的限制,并且许多亚群自然定位于组织并在组织内发挥作用,容易识别新抗原载量低的肿瘤,识别到癌症表面抗原的潜在多样性,因此对癌细胞有更广泛的识别,包括那些缺乏 MHC I 类的细胞。γδT 细胞擅长分泌干扰素γ (IFN-γ) 和肿瘤坏死α因子 (TNF-α) 等细胞因子,它们可以通过 Fas/FasL 和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 (ADCC) 等机制直接消除肿瘤细胞,它们能够迁移到外周组织并对靶细胞快速反应,再加上它们通过协调CD 8 +αβT细胞记忆的能力,向αβT细胞交叉递呈肽抗原,并且它们不参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使其成为现成细胞治疗解决方案的理想选择。
表1. γδT细胞的优势
γδT细胞是天然的CAR-T细胞之选的原因
1、γδTCR在识别天然抗原方面的功能与抗体类似(抗体样识别),但由于TCRδ V-D-J基因片段重组可以实现多样性,因此肿瘤靶点的范围可能更广泛,包括以高水平表达和/或多种不同癌症的形态改变的自身表面抗原。
表2. 直接结合的γδTCRs的配体
2、γδT细胞将抗体样识别与颗粒酶和穿孔素的高表达相结合,促进了靶细胞溶解,而不需要携带FcR的辅助细胞,有一定的向αβT细胞递呈抗原的能力,以及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受体(NKR)的表达,包括天然细胞毒性受体和FcR,可以补充TCRγδ介导的癌细胞识别。
γδ T细胞识别抗原的独特机制
我们在免疫学课本上学到的T细胞识别抗原的机制都是抗原结合在抗原提呈细胞例如MHC的胞外段,继而提呈并活化T细胞(其实课本中的T细胞是指αβT细胞,机制就如正文前概念①所述)。而γδ T细胞具有自己独特的抗原识别方式,它不依赖于MHC,那它是怎么识别的呢?研究人员发现肿瘤细胞和病原体都能产生一类被称为“磷酸抗原pAg”的脂类代谢产物,这些物质能够激活人体外周血中最大类的γδ T细胞,也就是Vγ9Vδ2 T细胞(人血液中的γδT细胞大多使用Vδ2链,它通常与Vγ9链配对。Vγ9Vδ2 T细胞占外周血γδ T细胞的50-95%)。
具有胞内和胞外结构域的跨膜乳糜蛋白BTN3A充当了磷酸抗原的递呈分子,晶体学证据表明磷酸抗原与BTN3A1的细胞内B30.2结构域结合后,形成了与BTN2A1直接结合的复合界面,形成了以磷酸抗原分子为中心,周围以不同的亲和力粘合BTN3A的结构。从而触发细胞外构象变化,使靶细胞能够被Vγ9Vδ2 T细胞识别并启动T细胞免疫,进而杀灭病原和肿瘤细胞。这种“由内而外”的信号传导模式帮助磷酸抗原激活了γδ T细胞。羟甲基丁二烯基焦磷酸(HMBPP)是一种外源性磷酸抗原,异戊烯二磷酸(DMAPP)和异戊二烯二磷酸(IPP)在肿瘤细胞发生发展过程中积聚。HMBPP激活Vγ9Vδ2 T细胞的能力比后两种强很多。
图3.化学探针方法支持不对称二聚体构型参与 Vγ9Vδ2 T 细胞活化
“现成“的疗法
为什么说是“现成”的呢?这是因为γδT细胞不受MHC限制,因此它们可以作为同种移植物进行输血,几乎没有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AR)的危险,而GVAR会混淆同种异基因αβT细胞疗法。因此γδ过继细胞疗法(ACT)可以提前从健康捐赠者中准备好并现货给药。
研究人员成功利用了γδT细胞识别抗原的独特机制设计免疫治疗药物,开发了人类γδT细胞功能的小分子激活剂和抑制剂。例如,在中国济南复大肿瘤医院进行的同种异体Vγ9Vδ2 T细胞的I期试验中,安全性得到证实,18名接受5次或5次以上输注的晚期肝癌或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大大延长(NCT03183206,NCT03183219,NCT03183232,NCT03180437)。由于Vγ9Vδ2 T细胞数量有限,Vγ9Vδ2 T细胞激活与αβT细胞激动相比不太可能引起不良事件。基于BTN3A分子在Vγ9Vδ2 T细胞活化中的作用,ImCheck Therapeutics (Marseille, France)开发了BTN3A特异性激动剂抗体,替代磷酸抗原驱动TCR活化。有证据表明,在用Vγ9Vδ2 T细胞重建的异种移植物模型中有肿瘤抑制作用,一种抗体(ICT0)已经在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的I/IIa期临床试验中,也取得了不错的结果(NCT04243499,NCT05307874)。更具有突破性的是,用αβT细胞转导的CAR-Vγ9Vδ2 T细胞已作为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ACT应用于I期研究(NCT04688853)。表3显示了正在进行的γδT细胞治疗癌症的临床试验(包括血液肿瘤和实体瘤)。
表3. 正在进行的基于γδT细胞的癌症临床试验
基于γδT细胞的免疫疗法的挑战
由于γδT细胞在外周血中较少,只占T细胞的5%,体外扩增比较困难,而且目前尚没有成熟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有研究发现,使用唑来膦酸和白介素-2 (IL-2)对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的Vγ9Vδ2 T细胞进行扩增,随后用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转导细胞,该基因赋予对替莫唑胺(TMZ)的抗性,替莫唑胺是GBM的标准化疗,其通过引起基因组损伤,可诱导Vγ9Vδ2 T细胞的TCR和NKR抗原。MGMT转导的Vγ9Vδ2 T细胞通过用于TMZ递送的Rickham导管在残余肿瘤部位附近给药。用于Vγ9Vδ2 T细胞制备和维持的改进方法提供了不断的局部施用细胞的机会。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四种原发性和难治性GBM的人-鼠异种移植模型,并已投入临床应用。
目前基于γδT细胞的免疫疗法仍需要进一步优化,根据γδT细胞的特点、识别抗原的独特方式来构建适合的CAR分子,并且相关的研究仍然较少,仍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从血液系统肿瘤和实体瘤、CAR-NK细胞、CAR-巨噬细胞等进行研究。
本文原文来自生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