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牙龈有个不痛的“肉疙瘩” , 要处理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牙龈有个不痛的“肉疙瘩” , 要处理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xkq.org/Html/News/Articles/14072.html

牙龈上出现不痛的“肉疙瘩”,是很多人都可能遇到的问题。这种现象可能让人感到困惑和担忧,有的人认为是“上火”,有的人则担心是口腔癌。那么,牙龈上的“肉疙瘩”到底是什么?应该如何处理呢?

健康的牙龈和牙槽黏膜应该是菲薄、质地坚韧且不易出血的。如果牙龈出现异常增生,这可能是身体在通过牙龈和牙槽黏膜的异常状况,向你发送警示信号。

牙龈长肉疙瘩的原因

牙龈长肉疙瘩的情况,根据感染来源可以分为与牙齿相关和与牙齿不相关的疾病。其中,与牙齿相关的疾病较为常见,主要包括牙髓根尖周疾病和牙周疾病。

牙髓根尖周疾病

因龋齿、牙齿折裂、牙外伤等原因导致牙髓感染后,牙根根管内的感染物质通过根尖孔,使根尖周围组织产生炎症反应,引起根尖周炎。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导致牙龈黏膜增生,形成牙龈表面的“肉疙瘩”。

牙周疾病

牙周组织的感染导致牙龈和牙周的疾病。常见的以增生为表现的牙周疾病包括增生性牙龈炎、药物性牙龈肥大、牙龈瘤等。

  • 增生性牙龈炎:由于牙结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牙错位拥挤、口呼吸等因素,导致牙龈周围牙菌斑的积聚,引起牙龈的炎症,常表现为局部或较为广泛的牙龈的红肿、增生、出血。

  • 药物性牙龈肥大: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引起牙龈的纤维性增生和体积增大。常见相关药物有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等。

  • 牙龈瘤:发生在牙龈乳头部位的炎症反应性瘤样增生物,非真性肿瘤。它的出现可能是由于牙龈周围长期慢性炎症,导致牙龈组织的增生;也可能是因为内分泌改变,所以妇女怀孕期间容易发生,分娩后缩小或停止生长。

自救误区

面对牙龈上的“肉疙瘩”,很多人可能会陷入以下两个误区:

  1. 认为是“上火”:有些人把“肉疙瘩”归因为“上火”,吃了消炎药,牙龈症状就有所缓解;抵抗力下降,牙龈症状就加重。这是因为牙龈病变的病因没有去除,“清热解毒”的办法治标不治本,所以一定要去正规的口腔医院找出病因。

  2. 自行“挑破放脓”或“切一刀”:在没有确定原因的情况下,自行挤破脓液或自行切除,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引起伤口的二次感染。

治疗方法

  1. 关键是确定病因,及时就诊

  2. 若由牙髓根尖周疾病导致:需要在牙体牙髓科检查牙齿情况。牙齿可保留的情况下可行根管治疗术,必要情况下可能需行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等。

  3. 若由牙周疾病导致:需要在牙周科就诊。通过牙周洁治术、刮治术去除牙周的菌斑、牙石等;有些需配合局部药物治疗,增生明显的患者可行牙龈切除及成形的手术等。

牙龈长了“肉疙瘩”,不要拖,也不要急。移步正规的口腔医院,找出病因,及时治疗,才是正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