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拳击格斗实战力学原理分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拳击格斗实战力学原理分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23/10/506102_1137404311.shtml

在拳击格斗中,掌握力学原理对于提高实战效果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击打要害部位、增加压强法、冲击式、推击式和叠加发力式五个方面,深入解析拳击格斗中的力学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些技巧。

一、总述

  1. 击打要害部位

人体上有许多要害部位,有的部位一击便可毙命。有的可以使其生理机能或机制暂时或永久地消失。因此了解并熟悉这些要害部位,再加上准确、有力的击打技术,就能在格斗中有效的制服敌人。另外,还要保护好自己的这些要害部位,以防受到敌人的袭击。

人体要害部位主要分布在头、颈、眼、耳根、鼻、下颌、咽喉、后颈、上腹、胸窝、软肋、腰、腹等。

头颈部位布满人体的重要神经穴位,一经击打必使对方受伤昏厥,重伤着可至休克或导致生命危险。

太阳穴属头部颞区,有颞浅动脉、静脉及颞神经穿过。而且,此部位骨质脆弱,向内击打,可引起颞骨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致使血液不能流畅,造成大脑缺血缺氧。

耳廓神经离大脑较近,受到击打或挤压后可损伤通往脑膜中的动脉、静脉分支,使血液循环受阻。而且耳部在下颌骨的上缘,下耳廓的后面,有一个和太阳穴一样致命的穴位,叫完骨穴。打击耳和耳后完骨穴,轻则击穿耳膜或耳内出血,重则脑震荡或在5秒钟内死亡。

下颏所处位置易受攻击,且受击打后易引起颅底骨折、颅内出血,因此受击打后轻则剧痛难忍,重则使其昏迷或休克。

喉结处有气管、颈动脉及迷走神经。故用手掌外缘砍击或用小臂从背后箍勒,都能置敌于死地。当然也可用手指卡其喉结,使其在短时间内因缺氧而窒息、甚至死亡。

面部是人体视觉、嗅觉和口腔等重要器官所在处。由于此处神经、血管分布相当丰富,受到击打时疼痛难忍,甚至会因此而丧失战斗力。

颈两侧布满致命的血管、神经。颈动脉、迷走神经亦均沿颈两侧分布。如用手掌外缘猛砍敌颈外侧或后侧,可压迫颈动脉窦,使敌产生严重的心律不齐,并导致心力衰竭。

腹部包括人体胸腔剑突以下,肚脐及其周围部位。右上腹是肝胆,左上腹有胃、脾脏。两侧是肾脏,下腹是肠、膀胱等脏器。这些器官排列腹腔壁内,并垂直压在骨盆上,离心脏较近,又有肠系膜、神经结。故受到外力的猛烈打击后,内脏血管会因外力压迫而膨胀,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同时由于腹部壁层腹膜神经末梢丰富,感觉灵敏,人会疼痛难忍。如肝、脾、肾破裂而出血。

肋部共有12对肋骨,且骨细而长,附在表面上的肌肉亦很薄,故用膝撞或脚踢任何部位的肋骨,都能使敌肋骨骨折或死亡。况且受到击打后会震荡内脏,骨折后,折断创面的锋利处还会刺破内脏,造成体内大出血。

上述资料告诉我们,拳击中“力”要用在关键部位。

  1. 增加压强法

由公式P=F/S得,压力一定时,压强与接触的面积成反比。当打击对手的时候,把力量集中在目标的一个点上,就会增加打击的破坏力,即使打击的力量不大,但接触面积减小,破坏力也会很大。举个例子,一个人很难把一个鸡蛋握烂,而找一个桌子,轻轻一敲,鸡蛋很容易就碎了,这就是因为压力不变,接触面减小,压强就会变大的缘故。

  1. 冲击式

我们在看拳击赛时,常看到选手一记重拳,对方便应声倒地。生活中也常看见,斩排骨时,把刀拿得很高,一下砍去排骨就断了。这种方法出拳,我们叫做冲击式,这也是我们常用的出拳方式。目的是让拳接触物体时具有较大的初速度,从而使拳具有较大的初动量,击中后拳的末动量为零,因而动量的变化量较大,由于击中后的作用时间较短,由动量定理Ft=mv′-mv=p′-p可知;对手对拳头的平均作用力较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拳头对对手的平均作用力也较大,所以达到击倒对手的目的。这种方法很容易达到较大的攻击效果,不过这种方法为了达到较高的速度,通常移动的距离会较长,所以空挡较大,在实战中不易使用。

  1. 推击式

刚才介绍了冲击式,这适用于距离远且时间充足的情况,而当时间不足或距离短时,不能形成较大的初速度。这种情况我们使用推击式击打,推击式刚好遇上面的情况相反,上面是拳头先作加速通过较大的动能击打对手,而推击式则是先与对手接触,然后再施力,相当于把对方推出去。推击式击打能使对方的内脏受到伤害:因为在对方静止时,由于具有惯性,而突然快速施加一个力,由于身体还有保持静止的趋势,不想往后运动,这时施加拳力,就会使对方内脏受到挤压,使对方受到伤害。

  1. 叠加发力式

前面介绍的都是击打方法,并没有介绍发力的方法,而在实战中力量也是很重要的,你会说力量,不是只有锻炼才能得到的吗?不过你们看那些太极高手们的推手,并没有使用多大的力却能把一个壮汉击倒,这就需要发力的方法。

当然,发力方法是很多的,我们这里只介绍用拳击打时的发力方法。叠加发力式其实就是里的合成。如图,F1=F2=10N,单独用F1或F2只能有10N,而它们的合力可以达到20N,增加了一倍。寸劲拳就是典型的利用力的叠加发力方式的拳法。

寸劲,是指距离攻击目标很近,或者动作即将完成的瞬间,才突然加速收缩肌肉发出的短促刚脆的爆发力量。咏春中讲究颈-双肩-双肘-双手腕-腰-双股-双膝-双脚腕十四个关节在发力瞬间同时旋转,再加上支撑腿蹬地借助反作用力,从而发出强大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