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急性阑尾炎的CT与MRI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急性阑尾炎的CT与MRI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23/13/83438290_1147436338.shtml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影像学检查在明确诊断、评估并发症及指导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急性阑尾炎的CT与MRI影像诊断特征及其鉴别诊断要点,对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概述

急性阑尾炎(Acute Appendicitis)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多因阑尾管腔阻塞继发细菌感染所致,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始于脐周,后固定于麦氏点)。临床诊断困难时(尤其儿童、老年人、孕妇或不典型症状者),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是明确诊断、评估并发症(如穿孔、脓肿)及指导治疗的关键手段。

二、病理

  1. 发病机制
  • 管腔阻塞:粪石(最常见)、淋巴滤泡增生、肿瘤或寄生虫等导致腔内压力升高,血运障碍。
  • 细菌感染:以革兰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和厌氧菌为主,引发炎症反应。
    病理分型
  • 单纯性阑尾炎:黏膜充血水肿,管壁增厚。
  • 化脓性阑尾炎:全层炎症伴脓性渗出,表面覆脓苔。
  • 坏疽性阑尾炎:管壁坏死,呈暗紫色或黑色,易穿孔。
  • 穿孔性阑尾炎:管壁破裂,脓液或粪石漏入腹腔,形成脓肿或弥漫性腹膜炎。

三、影像表现

1. 超声(首选筛查,尤其儿童及孕妇)

直接征象

阑尾增粗(直径>6mm),横断面呈“靶环征”(中心高回声黏膜,周围低回声肌层)。

不可压缩性(探头加压后管腔不塌陷)。

腔内粪石(强回声伴后方声影)。

间接征象

阑尾周围积液或脓肿(无回声区)。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局限性:受肠气干扰或肥胖影响,敏感性约70-90%。
2. CT(金标准,敏感性和特异性>95%)

平扫

阑尾增粗(直径>6mm),管壁增厚(>2mm)。

阑尾石(高密度钙化灶),管腔扩张积液。

周围脂肪条纹征(炎症浸润致脂肪密度增高)。

增强扫描

管壁分层强化(黏膜层明显强化,肌层相对低强化)。

穿孔时见局部脓肿形成(环形强化伴气体或液平)。

特征表现

“箭头征”:盲肠末端指向炎症阑尾的脂肪间隙汇聚。

“盲肠条带征”:盲肠壁增厚伴周围炎症。


3. MRI(孕妇或不适宜CT者)

T2WI:阑尾增粗呈高信号(水肿),周围脂肪高信号(炎症)。

T1WI增强:管壁分层强化,周围脓肿环形强化。

DWI:阑尾壁弥散受限(高信号),有助于早期诊断。
4. 特殊表现

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壁连续性中断,周围脓肿、游离气体或粪石外溢。

阑尾周围脓肿:类圆形液性包块,壁厚强化,可伴气液平面。

四、鉴别诊断

  1. 肠系膜淋巴结炎
  • 影像特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5mm),阑尾正常,无管壁增厚或粪石。
  • 临床特点:儿童多见,上呼吸道感染史。
    右侧输尿管结石
  • 影像特点:CT示输尿管内高密度结石,肾盂积水,阑尾无异常。
  • 临床特点:绞痛向会阴放射,血尿。
    妇科急症(女性患者)
  • 卵巢囊肿蒂扭转:附件区囊实性肿块,血流信号减少,盆腔积液。
  • 盆腔炎性疾病:输卵管增粗、积液,子宫直肠陷窝积液。
    克罗恩病
  • 影像特点:回盲部肠壁增厚、分层强化,跳跃性病变,阑尾可继发炎症。
  • 临床特点:慢性腹痛、腹泻、体重下降。
    憩室炎(右侧结肠憩室炎)
  • 影像特点:结肠憩室周围脂肪条纹征,肠壁增厚,阑尾正常。

五、小结

  1. 急性阑尾炎是急腹症的核心鉴别诊断,影像学(超声、CT、MRI)可显著降低阴性阑尾切除率。
  2. 超声为首选筛查,适合儿童及孕妇;CT为确诊金标准,尤其对不典型病例及并发症评估;MRI为孕妇安全替代方案。
  3. 典型影像特征包括阑尾增粗、管壁分层强化、阑尾石及周围脂肪炎症;穿孔时需警惕脓肿形成。
  4. 需与肠系膜淋巴结炎、泌尿系结石、妇科疾病等鉴别,结合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升高)提高准确性。
  5. 早期诊断可避免穿孔及感染扩散,治疗方案以手术切除为主,脓肿形成时需先行引流。
    :对影像表现不明确者,建议短期复查或结合临床评分系统(如Alvarado评分)综合判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