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为何总被批评,“字俗”“二流”“被高估”,这些评价对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赵孟頫为何总被批评,“字俗”“二流”“被高估”,这些评价对吗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69487213_121130472/?pvid=000115_3w_a
在书法史上,能开宗立派的名家屈指可数,甚至一个朝代都未必能出一位。从秦始皇统一六国,推行"书同文"开始,直到今天,大宗师级别的书法家寥寥可数。王羲之父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米芾、赵孟頫等是影响力最大的几位。
在这些书法大师中,赵孟頫无疑是备受争议的一位。自他去世后,诸如"奴书"、"俗媚"、"被高估"、"二流水平"等负面评价便不绝于耳。即使在今天,仍有人宣扬"赵孟頫的字不能学,学了就变俗"。那么,这些评价是否公正?为何相比其他书法家,赵孟頫收获的"差评"格外多呢?
如果我们仔细梳理后人对赵孟頫的评价,会发现不少批评是从"人品"和"气节"的角度出发的。例如,项元汴之子项穆评价赵孟頫的书法"妍媚纤柔,殊乏大节不夺之概";纪晓岚则认为"赵孟頫以宋朝皇族,改节事元,故不谐于物论";包世臣更是将其比作"子昂如挟瑟燕姬,矜宠善谑"。
这些评价反映了后人对赵孟頫的复杂态度。一方面,他的书法艺术成就毋庸置疑,另一方面,他作为宋朝皇族后裔却仕元的事实,让许多讲究气节的文人难以接受。这种"人品"与"艺品"的争议,使得赵孟頫在历史上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
然而,艺术的价值是否应该完全由作者的人品来决定?赵孟頫的书法艺术是否真的如批评者所说"俗"、"二流"?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在欣赏赵孟頫的书法时,或许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其艺术价值本身,而非过度纠结于历史评价的争议。
热门推荐
任正非的育儿智慧:三个孩子三种教育方式
国家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报考条件是怎样的?
人大代表建议增加这门必修课,教育部答复
上海地区“玉米”的13种方言称谓
如何提升研发管理水平
丹参保心茶的成分与作用:全面解析其功效及药理效应
Excel实战:用数据分析插件进行方差分析
中国“唯一”没国际机场的省会,出国要去邻省坐飞机,知道是哪吗
脂肪肝定期随访很重要,千万要关注这些指标
柳永《竹马子·登孤垒荒凉》:登高望远,抒发壮士悲秋之感
娘子关泉域:闻名天下景 美如画卷展
哈尔滨金融学院:东北地区金融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原神》神女劈观歌词及解析一览
霍建华的低调作风如何表现?
办公室咖啡推荐
苹果电池移植电芯是什么操作?移植电芯的优缺点又有哪些?
年轻人的电子布洛芬,新晋顶流萌物——Chiikawa究竟是个啥?
为什么你会情绪失控?帮你看清情绪的真相
急性烧伤或烫伤后如何判断严重程度
SOP:标准操作程序的定义、应用及其重要性
如何查询自己车辆交强险保单?三种实用查询交强险方法分享
从碎片到系统:设计师必备的知识库搭建指南
云雾绕梯田,层叠“链”三产 绘在高山丘陵上的城乡融合发展新图景
耳鸣与压力、情绪状态的关系
旅途中使用的一次性用品,怎么选才对?
全产业链协同不足,建筑业低碳转型谁能破题?|2024企业双碳行动力调研
江文博:以"指尖走访"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
AI 与人工同传首次正面交锋,翻译完整性成优势
驱魔的百年历史: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为什么会试图驱逐“恶魔”?
冷冻蛋挞皮的做法:从制作到烤制的完整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