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宋徽宗“瘦金体”书法风格关联性探源

创作时间:
2025-03-12 03:43: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宋徽宗“瘦金体”书法风格关联性探源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833271099_121124710/?pvid=000115_3w_a

宋徽宗赵佶独特的“瘦金体”书法风格是由主、客观两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的。宋徽宗个人的艺术天赋、皇家身份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等都对其书法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内在影响。此外,宋徽宗学书的师从关系以及笔、墨、纸、砚等书画工具的发展,也成为其书法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宋徽宗“瘦金体”书法风格与其绘画风格的潜隐关系,也是颇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皇家身份和社会环境

诸如苏轼、黄庭坚、米芾一类的轩冕才贤,虽然对当时的艺坛影响很大,但是和“天纵之姿,身居九重”且对艺术“孜孜以求”的宋徽宗不可相提并论。宋徽宗在艺术上具有卓越的才华,在其早期的艺术作品中便已显示出来。如上海博物馆所藏宋徽宗《真书千字文》,乃宋徽宗二十三岁时所作,也是其存世书迹中最早的作品,通篇来看,此书已颇具“瘦金体”之风貌,可见其青年时期的艺术修为就已达到一定的高度。

宋蔡絛在《铁围山丛谈》卷一中云:“国朝诸王弟多嗜富贵,独祐陵(即徽宗)在藩邸时玩好不凡,所事者惟笔研、丹青、图史、射御而已。当绍圣、元符间,年始十六七,盛名圣誉布在人间,识者已疑其当璧矣。”

在宋张端义所撰《贵耳集》中也有这样一段有意思的记载:“神宗幸秘书省,阅江南李王图,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继时徽宗生,所以文采风流,过李王百倍。”此则记载充分表达出其对宋徽宗天赋凛然的赞叹。

《宋史》中亦有这样一段记载:“迹徽宗失国之由,非若晋惠之愚、孙皓之暴,亦非有曹、马之篡夺,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由此可见宋徽宗的聪颖与机敏。这种“聪慧”在艺术上也有很多表现,如徽宗时期,画院考试中的考试题目讲究“诗意”,诗句多由宋徽宗本人所选,如“乱山藏古寺”“踏花归来马蹄香”“竹锁桥边卖酒家”“蝴蝶梦中家万里”“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嫩绿枝头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六月杖藜来石路,午阴多处听潺湲”“万年枝上太平雀”等句,都可以看出宋徽宗本人具有的灵活变通的特点;再者如宋徽宗将书法入画学学科,使两者相互汲取营养,互为补充,即是强调书法之于绘画的关系,亦可见其具有的“睿智”的特点。

宋徽宗聪敏过人,除书画之外,其在诗词方面也颇具造诣。《徽宗诗集》后记中云:“徽宗聪敏,实由天纵,特非帝王之材略。无论诗文词赋,为艺苑英才所不及……”综上可见,二十多岁时就成功地创造出天骨遒美、清新健雅的“瘦金体”的宋徽宗,诚然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早慧者,这也是他日后在艺术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