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边的智能采茶机器人:浙海大团队6年磨一剑,已迭代至第六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湖边的智能采茶机器人:浙海大团队6年磨一剑,已迭代至第六代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967130
又到一年春茶采摘季,西湖边除了忙碌的采茶工人,还有3台能自主识别茶树芽叶的智能采茶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由浙江海洋大学校长武传宇团队研制。
智能采茶机器人
该机器人拥有搭载传感器的“眼睛”,4条机械臂一剪一吸间,细嫩的芽叶从枝头分离,进入机器人内部的暂存盒中。如此“丝滑”的动作,靠的是机器人的AI识别模型。
采集大量茶树芽叶图像数据后,机器人可以通过“眼睛”自动识别和定位茶芽嫩梢,随后传输指令让机械臂完成采摘,识别成功率高达90%。
传统茶叶采摘基本靠人工完成,以明前龙井为例,采摘时间短,采茶用工需求大,但采茶人工贵,采茶工人也较为稀缺。目前浙江省的采茶用工量约160万人,平均年龄大于65周岁,且没有新生力量的补充。
5年前,武传宇带领团队开始研究智能采茶机器人。这些年,机器人从初代的1条机械臂增至4条机械臂,传感器的敏锐度也进一步提升。目前的机器人是该团队研制的第6代智能采茶机器人,一台机器可以替代1.5~2个劳动力。
下一步,武传宇计划同企业、茶园开展深度合作,在下一个5年完成无人化采摘的产业化应用。成功研制出智能采茶机器人后,武传宇团队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咨询电话,其中除了茶叶种植商,还有杭白菊、万寿菊、黄花菜等种植商,这些作物都需要大量人工采摘,种植商希望采茶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可以进一步拓展。
浙江海洋大学校长武传宇表示,机器人的应用还可以拓展至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例如贻贝养殖、梭子蟹分拣等。接下来,该团队将组织学校相关团队研究力量,努力为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水产品加工、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海洋经济相关领域提供一系列机械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热门推荐
小蓟的功效与作用
文档管理如何实现追溯性
爱情的迷雾:如何看待分手后的复合?
社会技能的修炼: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深入解析最小生成树算法:Kruskal与Prim算法的比较与应用
小装备,多用途:途耐通用K鞘夹使用评测
如何引导孩子摆脱游戏沉迷与理性消费的困扰
Incoterms®(国际贸易术语)
EGFR:“历久弥新”的肿瘤治疗靶点
无铅铜与铅铜合金:成分、性质与应用领域的全面对比
儿童出行,安全“座”起
2025年临沂市重点产业规划布局分析
全面解析健康评估程序:从流程到实践
20年来首款全新止痛药上市
朱江洪自传:我执掌格力的24年
钛杯的正确清洗和保养方法
如何分析股票市场中的主力资金动向?这些动向对投资决策有何指导意义?
强基计划复交南模式:高考出分前考试的学校
“打”个公交就走!重庆“响应公交”提高服务效率
世界量子日|你没看错!激光真的可以冷却粒子!
体坛联播|国足今晚战澳大利亚,郑钦文首进迈阿密大师赛八强
喇叭花种子牵牛花
选购CPU:深入技术指标,避开消费误区
酒精消毒液:日常防护的得力助手
揭秘二战时日本部队的编制问题,日本一个联队到底有多少人?
行列式的计算方法(含四种,看完就会!)
冻结与查封:理解二者的法律差异及影响
近40种300多件 阿克苏晒文创“宝藏”
乐华家族演唱会门票秒空,王一博的存在功不可没
工厂员工培训:提升技能与效率的关键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