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这里疼痛别大意,可能是心梗前兆!遇到该怎么办?
身体这里疼痛别大意,可能是心梗前兆!遇到该怎么办?
受台风“格美”外围东北风下沉环流影响,高温天气趋于明显,广东大部地区出现35-37℃的高温天气,局部地区甚至达到38℃。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人体血管扩张,心脏的供血、供氧相对减少,加上出汗导致水分流失,血液黏稠度升高,增加了心梗的风险。近日,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连续接诊多名急性心梗患者,幸好得以及时抢救,避免了悲剧发生。急诊科副主任吴晓伟提醒大家:胸痛千万别大意,当心心梗发作。
日前,54岁的广州市民苏先生胸骨上段持续疼痛,在家属陪同下自行来到医院就诊。刚到急诊科不久,苏先生就突然晕倒了,现场医护人员立即对其进行抢救。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吴晓伟表示:“当时(患者)已经没有呼吸、没有心跳,我们马上给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光是电除颤就除了十多次,(心外)按压了接近一个小时,50多分钟到一小时左右,患者的心跳回来了。因为他是在心脏骤停的‘黄金四分钟’以内(抢救),正常在一分钟内抢救成功率(达到)90%以上。”
无独有偶,年仅41岁的罗先生由于长期熬夜工作,日前突然感到胸口闷痛、恶心欲呕,自行前往医院就诊。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吴晓伟表示:“患者来了之后就和保安说胸痛,我们出来一看,他已经在地上吐了两次,当时看到他的时候是脸色苍白,大汗淋漓,摁着胸口说胸口痛。”
在医生的反复劝导下,罗先生很快接受了介入手术,胸痛得到了明显缓解。医生提醒,当出现胸痛不适等心梗症状时,不建议自行就医,因为过来的路上,其实一直在加重患者心脏的负荷,对后面的救治浪费了很多心肌细胞。应即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原地等待医护人员。
关于急性心梗,这些你需要知道
夏季也是心血管急症高发期,有家族遗传、“三高”、慢病基础等危险因素的人群,更要注意系统防护。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科主任中医师赵益业表示:“天热的时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肥胖、血糖、血脂、抽烟、熬夜,这些因素都是可以调节的。再就是药物的治疗,延缓动脉硬化、动脉狭窄的进程,有一定危险因素的、有疾病基础的(人群),一定要注意户外防暑降温的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表现有哪些?
主要表现:胸痛胸闷+大汗
其他先兆症状:
- 颈部、嗓子难受
- 左上肢和左肩背痛
- 持续上腹痛
- 牙痛或下颌痛
急性胸痛怎么办?
- 谨记两个120:拨打120急救电话,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
- 不建议自行就医,随意搬动患者或患者自行走动,会增加心肌的耗氧量,增加院外死亡率。
- 保持冷静,克服恐惧感的情绪,平卧休息,听从120指挥。
如何预防继续心梗?
- 避免过度劳累
- 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 饮食有节,避免暴饮暴食、高油高脂
- 避免温度骤变
- 保持大便通畅
- 戒烟限酒
大多数急性心梗都有前兆,尽早识别及早就医,就能大大降低死亡风险。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