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入门基础:墨法和笔法
国画入门基础:墨法和笔法
国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其独特的墨法和笔法是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础。本文将详细介绍墨法和笔法的基本技巧,帮助初学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国画的精髓。
一、墨法
造墨的方法通过墨和水以不同比例、干湿、面积、时间,碰撞出不一样的机理,有时我们会看到墨分五色的说法,焦、浓、重、淡、清。这五色还有一种干的表现方法,我们两种方式都要掌握。
- 焦墨:等浓墨干一会,半干的墨汁,墨比较粘稠,乌黑而有光泽。
- 浓墨:墨色的黑度仅次于焦墨,焦墨可能有光泽,浓墨因为加入了一点水分,黑但是没有反光。
- 重墨:这是一个相对的浓度,比浓墨淡,比淡墨浓,加的水分介于两者之间。
- 淡墨:水分较多,能明显感觉到星灰色,淡墨根据加水的多少会有很多的层次。
- 清墨:仅仅有一些淡灰色的影子。
画干的画法,要用到一张平常练习的废纸,用来吸水,仅仅只是在调色盘上刮干笔上的墨是不够的。要在废纸上多吸收掉笔上的墨,直到废纸上出现枯笔,再画到纸上,就能形成干的效果。
墨色的深浅变化并不仅仅只有这五种,它们当中有无数个层次,我们要根据画面的需求,添加不同比例的水分来控制深浅。在同一个浓度的情况下,笔盖上的干湿程度的不同,也能表现出不同的质感。
在写意国画中会有一种情况出现,一笔画出不同颜色的渐变效果,我们要画出这样的效果,就要充分利用毛笔的特性。由浓变淡,先整支笔蘸淡墨,然后笔尖去蘸一点较浓的墨汁,蘸取的时候可以稍微停顿一下,让笔尖的浓墨顺着水,往笔肚自然的相互过渡,形成笔尖浓笔肚淡,通过侧锋和按笔,来达到效果。由淡变浓,先整支笔蘸取浓墨,然后用笔尖去蘸取水或者是淡墨,方法和浓变淡是一致的。通过侧锋和按笔来达到效果。
不仅仅是用墨,单种颜色或多种颜色的渐变效果也是这种方法。
另外三种不同的调色方式,通过线条来展示不同的效果:
- 把笔捏平,两边的尖尖处蘸一点浓墨。
- 把笔捏平,侧面两边蘸浓墨。
- 把笔捏平,整体蘸浓墨,再一边蘸清水,或者整体蘸清水,一边蘸浓墨。
还有一种破墨法,也是我们在绘画当中比较常见的技法,浓破淡,淡破浓,先用淡墨画出形,在淡墨还没有干的时候,用浓墨去勾勒或者是点画,让它们既相互交融又有区分。淡破浓则是先用浓墨,未干时再用淡墨或者清水去破,我们可以多尝试,用不同的浓度,水分,面积等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二、笔法
- 中锋:在行笔的过程中,笔尖始终在线条中间,线条效果圆润饱满。
- 逆锋:逆推着笔锋,如犁头耕田,笔线较涩变化多。
- 侧锋:使力与锋偏于一处,使一边光一边毛,这类用笔多变化较轻灵。
- 藏锋:起笔时笔锋折藏在内,收笔藏锋,是指收笔时将笔锋回收在内。
- 露锋:起笔时笔锋露于笔线之外,收笔露锋,是收笔时笔锋露于外。
- 散锋:又称破笔,即将毛锋散开使用,如表现鸟类篷松的羽毛。
三、控笔方式
首先我们可以由轻到重画横线,感受不同力度,画出不同粗细的线条,和笔毫给我们的一个反弹的力度。画的时候,线条之间的距离越近越好。距离要均等,线条的长度也要一样。
接着我们再来一组由粗到细的线条,线条中间的粗细变化层次越多越好,把手练稳,提高控笔能力,可以照这个模式竖着练习,从左到右由粗变细,反过来再由细变粗。
接下来我们把感受到的力度反馈,运用到一根线上,通过控制提按的速度和运笔的速度,画出提按的变化由少变多的线条来,再反过来由多变少。
国画基本技法的练习远远不止这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