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从中医到现代营养学的全面解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糯米的营养价值及功效:从中医到现代营养学的全面解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maigoo.com/goomai/99553.html
糯米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材,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不仅口感独特,更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健康功效。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糯米的营养价值、中医角度的功效,以及多种实用的食用搭配建议。
糯米的营养价值
- 糯米是一种有黏性的、柔润的稻米,所产的热量比一般粮谷都高,因此自古被列为营养上品。
- 糯米含钙高,而且富含B族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含量也是谷物中较高的。
- 糯米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及多量淀粉等营养成分。
- 每100克糯米的营养成分:能量348千卡,蛋白质7.3克、脂肪1克、碳水化合物78.3克、叶酸18.7微克、膳食纤维0.8克、硫胺素0.11毫克、核黄素0.04毫克、烟酸2.3毫克、维生素E含量为1.29毫克、钙26毫克、磷113毫克、钾137毫克、钠1.5毫克、镁49毫克、铁1.4毫克、锌1.54毫克、硒2.71微克、铜0.25毫克、锰1.54毫克。
女性食用糯米的功效与好处
中医认为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的功效。
- 暖胃补气:糯米富含B族维生素,有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对食欲不佳有一定缓解作用。
- 缓解脾胃虚寒:糯米能缓解由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等症。
- 缓解尿频:糯米的收涩作用明显,中医认为,糯米有收涩、止汗等功效。因此,有尿频、经常出虚汗的朋友,可以经常食用糯米,既可防病又能强身。
- 缓解多汗:许多人不怎么喝水但还是会出现尿频和多汗的症状,这可能是脾虚的症状。可以多吃点糯米,因为糯米有收涩的作用,坚持每天吃点糯米,对尿频和多汗都有很好的食疗效果。
- 补充营养:糯米营养丰富,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助于补充营养,养生保健。
- 美容益寿、舒筋活血:糯米制成的酒,可用于滋补健身和治病。可用糯米、杜仲、黄芪、杞子、当归等酿成“杜仲糯米酒”,饮之有壮气提神、美容益寿、舒筋活血的功效。糯米制成的酒,可用于滋补健身和治病。
- 补脑益智:还有一种“天麻糯米酒”,是用天麻、党参等配糯米制成,有补脑益智、护发明目、活血行气、延年益寿的作用。
- 御寒:糯米还有抵御严寒、为身体增加热能的作用。糯米也可以治疗气虚所致的出汗多、气短现象。
- 治腹泻:对中气虚脾胃弱,甚至在夏季经常腹泻的人来说,糯米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 黑发:黑糯米还可以使头发乌黑发亮,与桑葚、黑芝麻同煮效果最好。
糯米的饮食搭配
- 糯米与红枣:二者煮粥可调节贫血、营养不良,是孕妇、老人、虚弱之人的疗养保健饮食。
- 糯米与香芹:糯米粥熬好后加入香芹,好处多多。香芹具有通气、强肾、利尿的作用,它含有丰富的粗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肠胃的排毒,还可以起到清凉消肿、清新口气的效果。
- 糯米与板栗:二者与水同煮至熟烂成粥,早餐食用,对腰腿软弱,反胃腹泻等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之功效。
- 糯米与枸杞子:二者同时水煎食用,喝汤食糯米及枸杞子,每日食两次,可改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症状,还有滋补肝、肾、肺及明目的作用。
- 糯米与葡萄干:糯米加葡萄干煮粥可以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症。
- 糯米与茯苓:将糯米粉炒黄与茯苓共研成细末,同食,适用于食欲不振、腹胀、失眠、健忘等人,有养胃、健脾、利湿、宁心安神的作用。
热门推荐
2025年双春闰六月:农事攻略大揭秘!
古人的智慧:19年7闰的秘密
紫金山天文台揭秘:闰月背后的天文奥秘
东北农村大席:南北文化碰撞中的盛宴体验,敬酒聊天,场面十分热闹!
“浏”连忘返的美味!18道浏阳乡里土菜和农家小吃展示
娃娃鱼怎么吃、人工养殖的娃娃鱼怎么吃
超市卖娃娃鱼违规吗?市场监管部门:须人工驯养 手续齐全
十二生肖婚配:属蛇与属猴的天生默契
属猴与属鸡:天生一对还是矛盾重重?
天津地铁11号线全线开通:智慧地铁里的“文艺风情”
英超与英冠薪资对比:德布劳内和菲尔波的薪水揭示了巨大的差距
中日韩球员年薪对比:中超薪资回归理性
天津地铁11号线:TOD+城市更新的典范
地铁11号线开通,天开高教科创园迎来发展新机遇
ETC“二七政策”:车主们的新福利来了!
罗致恒富教你如何应对私企工作压力
延迟退休政策下,应届毕业生如何突围?
在私企如何抓住职业发展机会?
AKT 信号:癌细胞存活开关
中国北极·冰天雪地话生态
心理分析:如何帮助内向胆小孩子克服心理障碍
AI如何改变自制剧:从创意到成品的全流程革命
自制剧成本管理:从预算规划到落地执行
马拉喀什17大必去景点攻略
马拉喀什17大必去景点攻略
蜘蛛网能黏万物,为啥黏不住蜘蛛?
《去有风的地方》教你如何给丈母娘送礼
双十一必囤:丈母娘最爱的礼物清单
双十一送礼攻略:搞定丈母娘
2024年清明节假期国内出游1.19亿人次,旅游目的地呈现多元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