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初九,缘何叫“重阳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农历九月初九,缘何叫“重阳节”?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wannianli8.com/arc6937929/
农历九月初九,这个被称为“重阳节”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从古至今,重阳节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为何又被称为“老人节”?本文将为您一一解答。
农历九月初九为何叫“重阳”
古人以“九”为阳数,日月逢九,两阳相重,名曰“重阳”,又称“重九”“双九”,或“九九重阳”。
“重阳”一词或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虽未形成节日,却有登高的风俗,意在崇拜山峦,以消祸避灾。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这样的思维逐渐淡化,求愉悦和祈增寿等“宜于长久”的意识日益加强。
“重阳”的节日气氛渐趋浓重,到唐代形成民间节日,或登高望远,或舒展筋骨,或啸咏骋怀。唐代诗人王维更是写下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千古名句。登高、赏菊、插茱萸等民俗内涵也日益丰富,并沿袭至今。
重阳节后,天气日渐寒凉,草木凋零。为告别春夏的勃勃生机,迎接秋收冬藏,明清时期又出现携酒至城郊痛饮的风气,与阳春三月的“踏青”相对应,谓之“辞青”。
重阳节为何又叫“老人节”
“九”作为阳数之极,又被称“极阳”或“老阳”,“九九”与“久久”谐音,意味着长久、高寿。因此,从1989年开始,我国把每年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敬老节”。
2013年7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更是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这标志着重阳节在国家层面获得认可。今年重阳节是我国第十二个法定老年节。
中国传统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核心是晚辈对长辈的‘孝’,所以在过好新时代传统节日的同时,我们还应承担起延续中华文化记忆的责任,把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热门推荐
“饭遭殃”!贵州必吃10种火锅,最后一个好黑暗
长鼓舞是哪个民族的舞蹈(瑶族和朝鲜族)
治理:呼唤反网络暴力法
5步预防青少年早恋的科学方法
探索大连体育中心体育馆,运动与城市的璀璨交汇
波立维停药多久可以手术?
梧桐树的生态价值与园林应用研究
坚持喝蜂蜜水半年,六大健康好处你知道吗?
幼师资格证笔试攻略:幼儿园幼师考试内容解析及备考建议(适用于幼儿园笔试)
显微镜优选指南
浅析中国当代文房玉雕与传统漆艺结合创新
“三分治,七分养”,日常养胃,这些小妙招要知道
胸口窝按压疼是怎么回事儿
牛肉进口数量急剧增长,国内价格连跌12个月,商务部:启动调查
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臭氧的生成与影响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将至,这些消费维权知识点你了解多少?
《长生殿》:洪昇笔下的唐明皇与杨贵妃
如何向法院提交调查取证申请书材料
央视公布:空警500预警机与无侦-7无人机霸气展开制空权
缓解疼痛的守护者:深入了解布洛芬
秦始皇不让赵佗北上勤王?用事实说话,秦亡之时的大秦四大军团!
浙江出入境最新情况如何?有哪些边检便民利企政策?这场发布会回应关切
AI技术守生命,智慧医疗新未来
去云南丽江旅游坐什么高铁方便?更好路线及出发站点详解
别样香椿炒鸡蛋~香椿鸡蛋棒
精灵宝可梦太阳:高效刷努力值攻略
电热水器用什么插座
股东权益审计是什么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携手德国高校成立“中德班·墨学院”
看汉绣、敲编钟、演京剧……武汉文旅志愿者“七夕”带孩子们邂逅国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