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应提交哪些材料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应提交哪些材料
在处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时,需要准备哪些材料?赔偿范围具体包括哪些方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在涉及到刑事案件的附带民事诉讼中,申请人应当向法院提交的资料包括法定的诉讼文书、有效的身份证明和相关的实质性证据材料。
其中,需要特别留意并严格按照以下顺序准备的主要材料有:首先,诉讼启动所需的必须要件——起诉状;其次,申请人的身份证明文件,包含但不仅限于有效身份证件(含居民身份证、军官证以及护照等)的正本及其复印本;最后,与犯罪行为直接关联的实质性证据材料,例如医疗费用收据、护理费用账单等。
在准备上述材料时,请务必注意以下几点重要事项:首先,附带民事诉讼的提出必须以刑事诉讼的合法成立为前提条件,若刑事诉讼无法成立,则附带民事诉讼便失去其存在的法律依据;其次,赔偿请求应当明确具体的诉求内容、事实根据以及法律依据,并且该请求必须符合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最新的赔偿范围
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如下:
医疗费用方面
具体赔偿金额应按照实际产生的费用为准,并需遵循医学治疗原则,将其控制在针对身体损害所需的最基本范围内,不纳入由于美容整形或康复治疗等原因产生的费用。
误工费用
本项赔偿根据受害者所在工作单位实际扣除的薪酬为上限,同时需遵守当地整体社会平均生活水平不超过三倍的规范。
护理费用
本项补偿包括依据医疗必要性实际支付给护理人员的相应款项。具体金额不应超出医院护理人员实际收入的最高限制。
交通费用
本项赔偿以必要且实际发生的开支为上限。
住院伙食补贴
本项赔偿金额应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贴标准进行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用
本项赔偿金额应根据受害者失去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标准进行计算。
丧葬费用
本项赔偿金额应按照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并以六个月总额为最高赔偿额度。
以下是有关财产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
财产损害赔偿范围
涵盖了因为犯罪行为而直接遭受破坏的自然人、公司或其他实体的财物损失。
经济损失赔偿
犯罪行为使财物遭到破坏,因而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经济损失,例如修复损坏财物所需的费用等,也属于财产损害赔偿的范畴。
民间借贷民事诉讼后,可以追加刑事诉讼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当事人在面临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的法律纠纷时,可选择同时发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先行进行刑事诉讼处理,后续再进行民事诉讼。
若正在审理中的某一民事案件,法院意外发现其中存在涉嫌构成犯罪的情节,并且若该刑事犯罪的确证事实将会对民事纠纷案件的性质、法律效力以及责任承担产生重大影响的话,则法庭应依法作出裁决,暂时终止民事案件的审理工作,并将相关犯罪线索移交给相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待刑事程序结束后再行恢复审理。
一般情况下,民事诉讼完成后便无法再次启动刑事诉讼程序,但在刑事诉讼结束后,当事人仍有权提起相应的附带民事诉讼。
所谓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即是指司法机关在处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于其犯罪行为所导致的物质损失赔偿问题,从而展开的一种诉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