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玉米链格孢菌叶枯病的症状、病原及防治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玉米链格孢菌叶枯病的症状、病原及防治方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cn.agropages.com/bcc/bdetail-423.htm

玉米链格孢菌叶枯病是一种主要在玉米生长后期发生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及苞叶。初期病部会出现水渍状小圆斑点,逐渐扩展成椭圆形至近圆形的病斑,中央灰白色至枯白色,边缘红褐色,病健部交界明显。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大小为6—13×4—8毫米。后期病部可见黑色霉层,一些病斑中间破裂穿孔,严重的整株叶片病斑满布,呈撕裂状干枯坏死。近年来,在河南新乡地区的发病率在14%至53%之间,为害有上升之势。

该病的病原体为Alternaria tenuis Nees,即链格孢,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呈淡褐色,直或稍弯曲。分生孢子3—6个串生,形状多样,包括梭形、椭圆形、卵形、倒棒状等,颜色为褐色至淡褐色,无喙或喙短,喙长不超过孢子的1/3,分生孢子表面光滑或具瘤,孢痕明显,大小为13—68×7—13微米,具有横隔膜1—7个,多为4—5个,隔膜处缢缩,纵隔膜0—3个。喙的大小为0—20.8×0—5.2微米,分隔数0—1个。在病组织上,分生孢子梗单生或3—4根丛生,淡褐色至褐色,顶端细胞色淡或上下色泽均匀,多呈屈曲状,少数直,不分枝或少有不规则分枝,孢痕明显,基细胞膨大,具有2—8个分隔。该菌寄生性不强,但寄主范围广。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该菌虽然寄生性不强,但寄主种类多,分布广泛,在其他寄主上形成的分生孢子,也是玉米生长期中该病的初侵染和再侵染源。一般成熟老叶易染病,雨季或管理粗放、植株长势差,利于该病扩展。

防治方法主要包括:(1)培育和选择抗病品种;(2)按照配方施肥要求,充分施足基肥,适时追肥;(3)喷洒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