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的检测和判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霉菌毒素的检测和判定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n/2024-04-08/detail-inarchuw3279485.d.html
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数量多达数百种,重要的有十几种。它们在食品中广泛存在,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将详细介绍霉菌毒素的检测和判定方法,帮助读者了解这一重要食品安全问题。
霉菌毒素的历史
- 生物化学武器:公元前600年左右,亚述人曾用黑麦麦角菌来污染敌人的水源,这是最早的生物化学武器。
- 中世纪欧洲圣安东尼之火:这种由麦角碱引起的疾病使大批孕妇流产,一次又一次地夺去了数以万计的人的生命。麦角中毒者的救命恩人是圣·安东尼,救治这些病人的主要是安东尼的信徒们,因此麦角碱中毒又被称为圣安东尼之火。
- 黄曲霉毒素:1961年首次分离鉴定出黄曲霉毒素,自此逐渐形成了霉菌毒素的概念。
什么是霉菌毒素
- 霉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数量多达数百种,重要的有十几种。
- 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千差万别,分布极不均匀。
- 限量标准要求显著不同,众多灰色地带、隐蔽毒素。
- 常见的毒素有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赭曲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
霉菌毒素污染的源头
一般在种植、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过程中受到霉菌的侵染,导致霉菌数量的增加和霉菌毒素的产生。霉菌是一种真菌,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和水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迅速繁殖。常见的霉菌污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霉菌污染的危害性
- 引起食品变质:霉菌在食品中繁殖时,会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导致食品变质、营养价值下降,甚至产生有害物质。
- 引起中毒:有些霉菌产生的毒素可以引起人体中毒,如黄曲霉毒素、青霉素等,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 传播疾病:有些霉菌可以传播疾病,如肺结核等肺部感染疾病。
- 损害人体器官:长期食用含有霉菌毒素的食品会对人体器官产生损害作用,如肝脏、肾脏等。
霉菌污染的原因
- 环境因素:环境中的霉菌孢子和菌丝会通过空气、水、土壤等途径进入食品中,导致食品被污染。
- 原料因素:一些食品原料本身就含有霉菌,如谷物、豆类等。此外,原料在采摘、运输、储存等过程中也容易受到霉菌的侵染。
- 生产过程因素:生产设备、容器、工具等如果没有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会成为霉菌的生长环境。同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也适宜于霉菌的生长繁殖。
- 储存和运输因素: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与污染物接触等,容易导致食品发霉变质。
- 人员因素:员工在操作过程中没有遵守卫生规定,如不洗手、不穿戴工作服等,会将霉菌引入食品中。
霉菌毒素在全链条中的防控策略
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
样品制备的要求
试样制备:
注:在制样的操作过程中,应防止样品污染或发生残留物含量的变化。
玉米赤霉烯酮样品制备(GB 5009.209-2016)
- 肌肉和内脏:取500g样品,用组织捣碎机充分捣碎混匀,均分成两份,分别装入洁净容器作为试样,密封。于-18℃以下避光保存。
- 牛奶:取500g样品,充分混匀,均分成两份,分别装入洁净容器作为试样,密封。于0℃~4℃避光保存。
- 鸡蛋:取500g样品,去壳后用组织捣碎机搅拌充分混匀,均分成两份,分别装入洁净容器作为试样,密封。于0℃~4℃避光保存。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衍生物样品制备(GB 5009.111-2016)
- 谷物及其制品:取至少1kg样品,用高速粉碎机将其粉碎,过筛,使其粒径小于0.5mm~1mm孔径试验筛,混合均匀后缩分至100g,储存于样品瓶中,密封保存,供检测用。
- 酒类:取散装酒至少1L,对于袋装、瓶装等包装样品至少取3个包装(同一批次或号),将所有液体试样在一个容器中用均质机混匀后,缩分至100g(mL)储存于样品瓶中,密封保存,供检测用。含二氧化碳的酒类样品使用前应先置于4℃冰箱冷藏30min,过滤或超声脱气后方可使用。
- 酱油、醋、酱及酱制品:取至少1L样品,对于袋装、瓶装等包装样品至少取3个包装(同一批次或号),将所有液体样品在一个容器中用匀浆机混匀后,缩分至100g(mL)储存于样品瓶中,密封保存,供检测用。
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样品制备(GB 5009.22-2016)
- 液体样品(植物油、酱油、醋等):采样量需大于1L,对于袋装、瓶装等包装样品需至少采集3个包装(同一批次或号),将所有液体样品在一个容器中用匀浆机混匀后,其中任意的100g(mL)样品进行检测。
- 固体样品(谷物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等):采样量需大于1kg,用高速粉碎机将其粉碎,过筛,使其粒径小于2mm孔径试验筛,混合均匀后缩分至100g,储存于样品瓶中,密封保存,供检测用。
- 半流体(腐乳、豆豉等):采样量需大于1kg(L),对于袋装、瓶装等包装样品需至少采集3个包装(同一批次或号),用组织捣碎机捣碎混匀后,储存于样品瓶中,密封保存,供检测用。
赭曲霉毒素A样品制备(GB 5009.96-2016)
方法一:
- 粮食和粮食制品:颗粒状样品需全部粉碎通过试验筛(孔径1mm),混匀后备用。
- 大豆:需要磨细且粒度≤2mm。
方法二:
玉米、稻谷(糙米)、小麦、小麦粉、大豆及咖啡豆等用高速万能粉碎机将样品粉碎,过20目筛后混匀备用。
食品中霉菌毒素的检测标准和判定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判定标准和检测标准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标准:GB 5009.22-2016。
样品制备
5.1.1 液体样品(植物油、酱油、醋等)采样量需大于1L,对于袋装、瓶装等包装样品需至少采集3个包装(同一批次或号),将所有液体 样品在一个容器中用匀浆机混匀后,其中任意的100g(mL)样品进行检测。
5.1.2 固体样品(谷物及其制品、坚果及籽类、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等)采样量需大于1kg,用高速粉碎机将其粉碎,过筛,使其粒径小于2mm 孔径试验筛,混合均匀后缩分至100g,储存于样品瓶中,密封保存,供检测用。
5.1.3 半流体(腐乳、豆豉等)采样量需大于1kg(L),对于袋装、瓶装等包装样品需至少采集3个包装(同一批次或号),用组织捣碎机捣碎混匀后,储存于样品瓶中,密封保存,供检测用。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的判定标准和检测标准
食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判定标准和检测标准
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判定标准和检测标准
食品中玉米赤霉醇类的判定标准和检测标准
本文专家执笔人:
李 默 中检科(北京)测试技术有限公司食品及营养检测部助理研究员
赵 鑫 中检科(北京)测试技术有限公司食品及营养检测部高级技术专家、工程师
来源 | 检科测试集团有限公司
热门推荐
舌尖上的中国推荐:完美鱼香肉丝
白茶:自然馈赠的健康守护者
揭秘普洱老白茶:独特养生功效与日常保健作用
白茶饮用的益处与保健功效
彭水到凤凰古城自驾游全攻略:苗疆秘境的深度探索
弹性绷带包扎:右内踝骨折的正确打开方式
雨天观影指南:新海诚带你清凉一夏
牛肉和猪肉哪个更适合做健身餐?
MPC算法暖通空调系统舒适节能控制【附代码】
春节郴州高铁游全攻略:从景点到美食
“千万老广游郴州”启动,湘南明珠迎来旅游新热潮
抚仙湖铜锅鱼:玉溪必打卡的美食传奇
探秘玉溪小庙街:不容错过的美食之旅
玉溪美食地图:三家特色餐厅带你尝遍云南美味
汽车水温表正常范围是多少度?
帆板运动入门指南:驾驶技巧、装备选择与安全注意事项
帆板运动入门指南:驾驶技巧与装备详解
汕头周边夏天团建好玩的地方有哪些?汕头附近适合夏天团建的地方推荐
楼上半夜噪音扰民,我该怎么办
清朝后妃的奢华生活与宫廷待遇
中国古代家庭财产分配问题一窥
古代皇帝过年不容易,一边吃着素“冻”饺子,一边还要想新年贺词
鱼香肉丝的经典制作方法
栈桥:青岛百年地标的文化故事与旅游攻略
春节打卡滇池绿道:七彩云桥之旅
国庆打卡青岛栈桥,完美攻略出炉!
如何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上海松江大学城一日游:文化体验与欧式风情的完美结合
走进松江大学城,感受“大学之府”的魅力!
杭州地铁19号线:三大枢纽一站直达的城市中轴“穿心”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