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创作时间:
2025-03-13 15:03:5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gushiwen.cn/gushiwen.aspx?id=e9c9c289a5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出自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

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为后世的理学家反复讨论和发挥,构成理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

周敦颐的《爱莲说》以莲花为喻,阐述了他的人生哲学。莲花生长于淤泥之中,却能保持自身的洁净与高雅,不被世俗所污染。这种品格,正是周敦颐所推崇的君子之道。他通过莲花的形象,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

在《爱莲说》中,周敦颐写道:“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段文字不仅描绘了莲花的美丽与高洁,更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周敦颐的《爱莲说》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篇富含哲理的论述。它通过对莲花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这种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世文人墨客追求的理想人格典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