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分层聚类 vs K-means:两种主流聚类算法深度对比

创作时间:
2025-03-13 15:41:1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分层聚类 vs K-means:两种主流聚类算法深度对比

引用
1
来源
1.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507845

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领域,聚类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无监督学习方法,用于将数据集中的对象划分为多个组或簇,使得同一簇内的对象相似度较高,而不同簇之间的相似度较低。分层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和K-means聚类算法是两种最常用的聚类方法,它们在聚类策略、应用场景、优缺点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对这两种算法进行详细比较和分析。

分层聚类算法

原理简介

分层聚类是一种自下而上(凝聚式)或自上而下(分裂式)的聚类方法。它通过逐步合并或分裂数据点,最终形成一个层次化的聚类结构。常用的分层聚类算法包括凝聚式聚类(Agglomerative Clustering)和分裂式聚类(Divisive Clustering)。

聚类方法

  • 凝聚式聚类从单个数据点开始,逐步将最相似的数据点合并为一个聚类,直到所有数据点都被合并为一个聚类或达到预设的聚类数量。
  • 分裂式聚类则从一个包含所有数据点的聚类开始,逐步将其分裂为更小的子聚类。

距离度量与链接方法

在分层聚类中,距离度量和链接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常用的距离度量包括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等,而链接方法包括单链接、全链接、平均链接等,它们决定了聚类合并或分裂的标准。

优点与局限性

  • 优点:能够生成层次化的聚类结构,对噪声和异常值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不需要预先指定聚类数量。
  • 局限性:计算复杂度较高,通常为O(n^3),在处理大规模数据集时效率较低。

K-means聚类算法

原理简介

K-means是一种基于质心的聚类算法,目标是将数据分为K个簇,使得每个簇内的数据点与该簇质心的距离最小化。K-means聚类算法是一种迭代算法,通过交替更新簇的质心和重新分配数据点来最小化目标函数(通常是簇内平方和)。

算法步骤

K-means算法包括初始化和迭代两个主要步骤:

  1. 初始化阶段:选择初始的质心位置。
  2. 迭代阶段:数据点被分配到最近的质心,然后质心根据新的分配重新计算,直到满足停止条件。

聚类质量评估

确定最优簇数K是K-means聚类中的一个挑战。常用的方法包括肘部法则、轮廓系数等,用于评估不同K值下的聚类质量。

优点与局限性

  • 优点:计算效率高,易于理解和实现,特别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
  • 局限性:对初始质心的敏感性较高,假设所有簇具有相同的方差,对非球形簇结构不适用。

分层聚类与K-means聚类的比较

算法复杂度

  • 分层聚类的计算复杂度较高,通常为O(n^3)。
  • K-means的计算复杂度通常为O(nKd),其中n为数据点数量,K为簇数,d为数据维度。因此,K-means更适用于大规模数据的聚类任务。

聚类结果的表现形式

  • 分层聚类生成层次化的聚类结构,可通过树状图(Dendrogram)直观展示。
  • K-means产生平坦的聚类划分,更容易在二维空间中可视化。

聚类数量的确定

  • 分层聚类不需要事先确定聚类数量。
  • K-means需要指定簇数K,确定最优K值是K-means聚类的一个关键问题。

对噪声和异常值的鲁棒性

  • 分层聚类对噪声和异常值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因为它们不会立即影响整个聚类结构。
  • K-means对噪声和异常值比较敏感,可能会导致质心偏移或错误的聚类结果。

结论

综上所述,分层聚类和K-means聚类算法各有优劣,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有不同的适用性。工程师在选择聚类算法时,应根据数据特点、聚类需求和计算资源等因素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聚类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