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与精神健康的紧密联系
睡眠与精神健康的紧密联系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工作压力的增大,失眠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诱发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
流行病学资料提示,在我国自然人群中10%—15%左右的人患有原发性失眠,其中以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等为主要表现。
失眠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原发性失眠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失眠患者更容易伴有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等方面。严重影响其工作及生活。
哪些人更容易失眠呢?
在性别层面,女性患者远多于男性;在年龄段层面,失眠患者以青年组最多,而高年龄组人群的失眠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表现会更差;不同行业中,服务性行业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善睡眠情况呢?
在饮食方面,白天尽量减少咖啡因、精制糖类的摄人,尽量不吃辛辣油腻以及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的酸性饮食,避免吸烟或其他尼古丁摄入。多吃富含褪黑素的食物或者色氨酸含量高的食物,有助于缩短入睡时间,改善睡眠质量。
在环境方面,睡觉时最好拉上窗帘、关掉手机,营造暗一些或者无光线的睡眠环境,减少光线对大脑的刺激。睡眠质量和睡眠空间整洁程度也息息相关,日常阿要勤打扫屋子、勤换被子、勤开窗通风。
在睡觉的姿势上,一般情况下推荐仰卧,此时颈椎和腰椎会处于自然舒适的状态,对颈椎、腰的压迫最小,还能很好地避免落枕、睡醒腰酸背痛、压迫四肢导致手麻等情况;打鼾人士可以选择侧卧,但要注意侧卧时不要过度蜷缩,以免引起脊柱负荷过重,引发疼痛。喜欢仰睡的人,枕头应该比拳头高3--5厘米,喜欢侧睡的人,枕头支撑脖子的部分应该和一侧肩宽等高。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改善睡眠的小妙招?
首先要改掉睡前拿手机的习惯,尽量避开社交性质的软件,避免产生社交互动和情绪唤起。可以选择听音乐、阅读、冥想等不会引起太多情绪波动的内容帮助入睡。
同时在睡前适当喝点热水、泡脚、泡澡都十分有益。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缓解睡眠问题,并且长期处于失眠状态并影响生活。我们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号·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