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林风眠:艺术家是具有特别的敏感的人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林风眠:艺术家是具有特别的敏感的人物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208/12/85287769_1141455995.shtml

林风眠先生曾说:“艺术家常能见人所不能见,闻人所不能闻感人所不能感的东西,我们可以说艺术家是具有特别的敏感的人物,也可以说,那是因为他有善于观察的态度的结果。世间的事物都有若干必要的来由去因,也有许多必要的朝变夕化,常人总是把眼见的现实看做实在,艺术家则往往在暗处先看它的因由变化;此种观察且永无停止。故艺术家,能得事物之真,而常人则以此为怪矣。”

在探讨林风眠先生关于艺术家独特视角与观察态度的论述时,我们不禁被其深邃的洞察力和对艺术本质的精准把握所吸引。林先生所言,艺术家之所以能够“见人所不能见,闻人所不能闻,感人所不能感”,不仅是对艺术家敏锐感知力的高度赞扬,更是对艺术创作背后深刻逻辑与哲学思考的揭示。以下,我们将从艺术家的敏感性、观察态度、事物本质的探索以及常人与艺术家认知差异等几个方面,展开对这一观点的深入探讨。

艺术家的敏感性:心灵的触角

艺术家,作为人类情感与创造力的杰出代表,其心灵仿佛拥有无数细腻的触角,能够捕捉到生活中不易察觉的微妙变化。这种敏感性,并非天生赋予,而是后天长期培养与修炼的结果。它要求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颗敏感而开放的心,对周遭世界保持好奇与敬畏,从而在日常的琐碎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意义。正如梵高笔下的星空,不仅仅是色彩与笔触的堆砌,更是他内心情感与宇宙和谐共鸣的体现。艺术家的敏感性,使他们能够超越物质表象,触及到生命本质的震颤,将无形的情感与思想转化为有形的艺术作品。

观察态度的独特性:洞察幽微,不懈探索

林风眠先生强调,艺术家的观察态度与众不同,他们不仅关注眼前的现实,更善于在暗处探寻事物的来龙去脉,这种观察是永无止境的。艺术家们往往具备一种“透视”能力,能够穿透现象看到本质,理解事物背后隐藏的深层逻辑与规律。他们像侦探一样,耐心搜集线索,用心灵之眼洞察世间万物的微妙变化,这种观察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是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例如,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正是他无数次观察与等待后,捕捉到的最能表达事物本质与情感的瞬间。艺术家的观察,是对世界的深度解读,是对生命奥秘的不懈追求。

事物本质的探索:超越现实的真实

在林风眠先生的论述中,艺术家之所以能够“得事物之真”,是因为他们超越了常人眼中简单的现实,深入到了事物的内核。这种真实,并非物理意义上的真实,而是情感、哲理、文化等多维度交织的真实。艺术家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将无形的情感有形化,使观众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超越画面本身的深刻内涵。例如,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作品,通过解构与重组,展现了物体在不同视角下的多重面貌,引导观众思考现实与认知的关系,这种对真实的探索,无疑是对人类认知边界的拓宽。

常人与艺术家的认知差异:从“怪”到“真”的转化

林风眠先生提到,常人往往将眼见的现实视为实在,而艺术家则能看到其背后的变化与因由,这种差异导致常人可能会觉得艺术家的作品“怪”。然而,正是这种“怪”,体现了艺术家对世界的独特理解与表达,是艺术创新的重要源泉。艺术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挑战常规思维,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促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审视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曾经被视为“怪”的艺术作品,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视为经典,这证明了艺术具有超越时代、引领潮流的力量。常人与艺术家的认知差异,实际上是人类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艺术家的探索与尝试,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思想资源。

结语:艺术家的使命与责任

综上所述,林风眠先生关于艺术家特性的论述,不仅揭示了艺术家之所以为艺术家的根本原因,也为我们理解艺术的价值与意义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艺术家作为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承担着更加重要的使命与责任。他们不仅要保持对世界的敏感与好奇,不断探索与表达,更要勇于担当,用艺术的力量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和谐。艺术家的每一次创作,都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是对人类共同价值的积极构建。让我们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欣赏、理解并支持艺术家的探索与创造,共同推动艺术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让艺术之光照亮人类前行的道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