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总打嗝,除了拍嗝,我们还能做什么?
宝宝总打嗝,除了拍嗝,我们还能做什么?
宝宝打嗝是让很多新手父母头疼的问题。本文将从医学角度解释打嗝的原理,分析婴儿打嗝的特殊性,并提供科学实用的预防和应对方法。
“打嗝”这件事看着不大,但却让人觉得很不舒服,特别是小宝宝们好像特别容易打嗝,而且一打嗝就要嗝半天停不下来,一个不小心,还会把自己嗝得吐奶,搞得爸爸妈妈们煞为紧张。
我们公众号后台经常会收到新手爸妈们关于打嗝的提问:
“宝宝总打嗝,会不会是哪个器官出问题了?”
“请问宝宝天天都会打嗝,每次拍嗝又拍不出,请问该怎么办?”
“晚上要不要拍嗝,不拍担心他不舒服会吐奶,拍呢又老拍醒,哄睡又要吃奶怎么办?”
“怎么才能让宝宝少打嗝呢?宝宝多大就可以吃奶不用拍嗝了呀?”
……
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宝宝来说,频繁打嗝都属于正常的生理性现象,既不是因为器官病变引起的,也不会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健康,大部分会在短期内自然结束,所以,爸爸妈妈们不用太过于担心、焦虑。
人类为什么会打嗝?
打嗝在医学上叫做「呃逆」,其实是膈肌失控造成的。说到“膈肌”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熟悉,膈肌是一块伞状的肌肉,位置在肺的下面,起到分隔胸廓和腹腔的作用,也被叫做「横膈膜」。
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被称之为呼吸肌中的“老大”,受意志控制。在神经系统的指挥下膈肌收缩下移,我们吸气,膈肌舒张上抬至原位,我们呼气,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呼吸状态。
但有的时候,我们受到一些刺激,比如:胸腔内积存了太多的空气,压迫到膈肌,导致膈肌出现失控痉挛,这时候我们就会打嗝。打嗝时膈肌会猛然收缩,外界大量气体涌入器官,但同时会厌会向下盖住气管,这就会导致吸入的气体还没来得及进入气管,就撞在了会厌上,发出「嗝」的声音,这个过程也被称之为“打嗝反射”。
宝宝为什么更容易打嗝?
说到这,可能会有爸爸妈妈们问:“那为什么我感觉成年人打嗝并不是很频繁,而小宝宝们却似乎更热衷于打嗝,这是为什么呢?”
确实如此,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小朋友们发生打嗝的频率明显要高于成年人,这点在越小的宝宝身上,体现越明显。这是因为成年人的膈肌呈伞状,且弹性十足,能够通过上下运动来很好地调节腹腔和胸腔内的压力,但小宝宝的膈肌发育尚未成熟,形态上更平缓,弹性和调节能力也相对不足,所以当宝宝喝奶后胃部胀大,肠道内积存的空气就容易顶到膈肌,引发膈肌痉挛,打嗝也就随之而来了~
作为成年人,我们总觉得打嗝是一件非常难受且尴尬的事情,实际上,打嗝是他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学会了的一项“本领”哦,也许对小宝宝来说,“打嗝”是一件好玩有趣且有用的事情,有研究认为,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通过频繁打嗝,来减少羊水吸入,锻炼呼吸肌,也有人认为,刚出生的小宝宝通过打嗝让膈肌下移增大腹压,从而促进消化。
总而言之,打嗝本身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会对小宝宝的发育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且随着宝宝的长大,膈肌越来越成熟,频繁打嗝的现象也会随之自然好转,爸爸妈妈们不用太过担心焦虑。
当然,如果宝宝在频繁打嗝的同时,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症状,比如食欲变差、频发呕吐、精神状态不佳等情况,爸爸妈妈们也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做详细检查哦~
怎么预防宝宝打嗝呢?
了解了“打嗝”的原因后,再遇上宝宝打嗝爸爸妈妈们是不是也能更加理智冷静的应对了?
“打嗝”的根本原因就是吞入的空气太多,顶到膈肌导致膈肌痉挛。因此,想要减少宝宝打嗝的频率,就要想办法减少宝宝体内积存的空气,那在宝宝吃奶后及时拍嗝,就可以很好的帮助宝宝排气,降低宝宝打嗝的频率。
但很多新手爸妈都表示:“为什么我每次给宝宝拍嗝都拍不出来呢?”、“有没有好的拍嗝技巧可以推荐一下?”……
关于“如何给婴儿拍嗝”这个话题,《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6版》也给出了几个久经考验的小方法,这里也一并分享给大家,还不太会拍嗝的爸爸妈妈们可以多多尝试,总能找到一款适合咱家宝宝的拍嗝方式。
方法1:把宝宝竖抱起来,让宝宝把头靠在你的肩上,你一只手扶着宝宝的头和背,另一只手呈空心掌由下而上轻轻地拍击宝宝的后背。同时可以让宝宝的双腿去“挤肚子”,这样拍嗝效果会更佳。
方法2:扶着宝宝坐在爸爸妈妈的腿上,用一只手撑住宝宝的胸部和头,另一只手空心掌由下而上轻轻地拍击宝宝的后背。这个姿势一定要托住宝宝的头部,除了可以拍后背,也可以给宝宝小幅度由下往上“推背”,亲测效果也很不错哦~
方法3:让宝宝趴在你的大腿上,扶住他的头,让头比他的胸部略高一些,然后轻拍他的背,或者画圈抚摸。这个动作吃完奶不要马上做避免吐奶,同时注意头部比胸部要高。
关于给宝宝拍嗝的时间,很多新手爸妈会犯难,我们说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在换边喂奶的时候,给宝宝拍拍嗝,如果是吃配方奶的宝宝,那可以在每次吃完60~90ml配方奶的时候,就给宝宝拍拍嗝,让宝宝感觉舒服一些。
如果拍嗝几分钟之后,宝宝还是没有打嗝出来,可以继续喂奶。也没必要一直拍嗝,吃奶后拍不出嗝也很正常,宝宝并不是每次都会打嗝的。可以喂完奶再次帮宝宝拍嗝,然后抱着宝宝保持竖立的姿势10~15分钟,避免吐奶。
除了拍嗝,还可以做什么?
关于如何减少宝宝打嗝,除了坚持吃奶后给宝宝及时拍嗝外,我们还可以做以下努力来尽可能的避免让宝宝吞入更多的气体。
- 母乳亲喂的宝宝一定要注意正确的含乳姿势,让宝宝的嘴巴张得足够大,尽可能的深衔乳(能含住妈妈的乳头及大部分的乳晕),下巴紧贴乳房,嘴巴这样宝宝在吞咽的时候才不容易吞入过多空气。
下图中左边衔乳姿势正确,右边衔乳过浅
△图片来源于视频“GLOBAL HEALTH MEDIA PROJECT”
关于正确衔乳,可以看这篇2、吃配方奶的宝宝,首先要选择适合宝宝月龄的奶嘴,确定奶嘴上的出奶孔不太大也不太小,出奶孔太大,配方奶流出速度过快,出奶孔太小,容易对宝宝吃奶造成障碍,这两种都会让他吞进更多的空气。翻转奶瓶后滴出几滴然后停止,说明奶嘴上的孔大小合适。
其次,瓶喂宝宝还要保持正确的瓶喂姿势,避免瓶喂流速过快,而让宝宝在短时间内大量吞咽而吞入空气。关于正确的瓶喂方式,可以看这篇3、关注宝宝的饥饿信号,尽量在宝宝极度饥饿之前就给宝宝喂奶。在过度饥饿的情况下吃奶,宝宝在大口吞咽的同时就很容易吞入过多的空气。
4、每次喂奶都应该尽量平静且愉快,宝宝在哭闹的情况下吃奶,会吸入过多的气体,增加打嗝的几率。如果宝宝哭闹发脾气,可以先安抚好宝宝的情绪再喂奶。
5、在宝宝吃奶的过程中要避免打扰,突然的噪声、强光和其他分散宝宝注意力的事情,让宝宝专心吃奶。
最后,要特别提醒一句:以上提到的所有方式方法,都只是减少宝宝打嗝的一种尝试,每个宝宝都是独特的,任何方法都不是灵丹妙药,能瞬间让宝宝不打嗝。爸爸妈妈们要理智对待,尝试后没有效果,爸爸妈妈们耐心等待宝宝自己停下来就可以了。毕竟,打嗝本身就是个很正常的事情啊~
你家的宝宝是如何应对打嗝的?欢迎来留言你的心得体会哟!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