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辣爱好者收藏!辛辣食物能燃脂减肥、“排毒”养肤?哪些人适合吃?
吃辣爱好者收藏!辛辣食物能燃脂减肥、“排毒”养肤?哪些人适合吃?
辛辣食物以其独特的风味深受许多人的喜爱,但关于辛辣食物的利弊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从中医和西医两个角度,为您详细解析辛辣食物的营养价值、健康影响以及适合食用的人群。
辛辣食物的定义与分类
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表示,辛辣食物是一类含有刺激性味道食材的统称,包括蔬菜类(如葱、姜、蒜、洋葱、韭菜)、调味品类(如八角、桂皮、豆蔻、白芷、麻椒、胡椒、芥末、咖喱)以及各种酒类、酒精饮料、姜汁可乐等饮品。
“辛”与“辣”的区别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解释道,虽然“辛”和“辣”在日常表达中经常被混用,但它们并不完全相同。一方面,食物中的辛味和辣味源自相同的化学成分,如辣椒素、大蒜素、姜辣素等,这些化合物会刺激口腔中的痛觉受体,产生灼热、刺痛和麻木感,同时促使神经系统释放内啡肽,带来愉悦感。另一方面,从感官体验和性味药理角度看,“辛”比“辣”的含义更广泛。不同于“辣”侧重痛觉感受,“辛”还意味着一种挥发性芳香物质,以及它在中医理论中所概括的一类食材和药材的性味,它们具有发散表邪、行气活血的作用。
辛辣食物的营养价值与保健作用
对于体质适宜的健康人群,适量摄入辛辣其实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从中医角度看,辛味药物多为温热性质,气味芳香,能够归入多个经络,常用于缓解风寒感冒和脾胃虚寒。从营养学视角来看,辛辣食物一般低糖低脂,富含维生素A、B1、B2、烟酸、胡萝卜素,钾、磷、钙、锌等矿物质以及丰富的膳食纤维,营养价值颇高。此外,一些辛辣成分还有助于镇痛、抗炎、抗菌和抗氧化。
过度吃辣的风险
虽然辛辣食物具有诸多保健作用,但过度食用也会带来风险。上火是辛辣饮食最容易给身体带来的小问题,常见症状包括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眼睛红肿、睫毛发炎、便秘、痔疮等。长期过频的辛辣饮食对身体脏器的损害不容小觑,其中胃部首当其冲。一次性食用过多辛辣食物,或辣度超过身体承受范围,会引发胃酸分泌过多、灼伤消化道黏膜,甚至诱发急性胃肠炎、消化道出血。
适合食用辛辣食物的人群
医生建议,经常手脚冰凉、胃腹怕凉的人属于脾胃虚寒体质,适合以辛辣助阳散寒、温中祛湿;阴虚火旺体质的人,常常手足心发热、口干舌燥、舌苔较少、五心烦热,不适合多吃辛辣食物。此外,潮湿地区和寒冷季节相对适宜吃辛辣;对于中原地区健康人群而言,每周吃辣1—2次是一个适宜的频率。
辣椒与减肥、排毒的关系
从西医和营养学角度看,辛辣食物能加快血液循环,提高代谢、增加耗能,进而提升有益的棕色脂肪密度,促进致胖的白色脂肪代谢。但这类食物比较开胃,且常伴随高油高盐,容易导致总能量摄入超出代谢范围,最终积累脂肪。因此,只有控制整体能量摄入,适当吃辛辣才有助于燃脂、控制体重。中医则认为肥胖患者多为痰湿体质,辛辣食物具有一定排湿功效,但减肥效果未必明显。
孕妇食用辛辣食物的建议
喜爱辛辣饮食的妇女,如果孕期食欲不振,可以适当食用一些辛辣食物帮助开胃,但需要控制不能过量。临床案例和相关研究表明,孕期摄入较多辛辣食物可能与产后失眠存在一定相关性。
哪些人需要严格忌辛辣?
消化科肠易激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消化道溃疡、炎症性肠病患者,皮肤科银屑病、湿疹患者,肛肠科痔疮患者等,都要忌口辛辣食物,否则会加重病情。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患者,用抗凝药、茶碱类药物的患者,以及多数心脏病患者及术后人群也应适当少吃。
如何“解辣”?
可以适量喝牛奶或温蜂蜜水来解辣,蜂蜜还能滋阴润燥、保护消化道黏膜。也可搭配莲藕、银耳、百合、梨、鸭肉、冬瓜、菠菜等甘寒食物,可以缓解口腔灼热。上火严重时,宜吃苦瓜、蒲公英水、绿豆粥这类苦味性寒食物,清热泻火。若饭后反酸,可以吃苏打饼干来护胃,中和胃酸。若辛辣引发腹痛、腹泻,说明肠胃比较敏感,不太适合吃辛辣。一旦出现持续性胃痛、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抑酸药、胃黏膜保护剂或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