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芪”字读音解析:从“王孙”到“补药之长”的千年传承

创作时间:
2025-03-15 02:17:5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芪”字读音解析:从“王孙”到“补药之长”的千年传承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104/20/503199_1143764149.shtml

“芪”这个字,你可能在中药方子里见过,也可能在古诗词中读过。但你知道它正确的读音是什么吗?为什么古人会用“王孙”这个尊贵的称呼来代指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芪”字。

说到「芪」,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黄芪,毕竟在中医里,这可是常年稳居“补药一哥”的位置。可谁能想到,古人还曾用一个非常尊贵的称呼——「王孙」来代指它。

要知道,「王孙」在古时候可是贵族子弟的专属称呼。在唐朝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里,“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里的「王孙」,指的是隐居山林的高士,听起来就气质不凡。但有趣的是,后来古人竟用这份尊称来代表一味药材,正是我们如今熟悉的黄芪。

南北朝时期的名医甄权在著作《药性论》中,就不走寻常路地把「王孙」当作黄芪的别名。等到了明代,医药界大佬李时珍更是对黄芪大加赞赏,他在《本草纲目》中称它为“补药之长”,简直好评到飞起。李时珍在解释“黄耆”这个名字时提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可见古人对黄芪的地位评价相当之高,甚至不亚于人参这种“百草之王”。

有了这样的称呼背书,黄芪自然是身价倍增。古人还给它取了好多名号,例如棉芪、百药棉、黄参、血参等,一个个听着都颇有几分仙气。而它之所以能被冠以“王孙”的雅号,也是因为在医药学家眼中,它实在像极了贵族子弟:地位尊崇、功效拔群,犹如药中贵胄。难怪在历史的长河里,它总能频频亮相,被名医、皇帝们点名要好好推崇。

如今,我们喝的养生汤里、煲的药膳中,或许就有黄芪“偷偷”现身。它补气、提神,还能帮助我们抵御外邪。可下一次当你在厨房里放几片黄芪的时候,不妨想想它的这一段“王孙”往事:从古代贵族象征到“补药之长”,一味黄芪背后,凝结着多少先人的智慧和故事。想来这番缘由,更添一分回味,也让人更加感叹传统中医的博大与神奇。

说到这儿,是不是对“芪”有点好奇了?别急,咱们先从头说起,慢慢聊聊这个字的读音、来历和含义。

“芪”字是一个典型的形声字。表意部分是“艸”(草字头),代表了其与植物的关系,尤其是草本植物。古文字中,艸字的字形简化自草的形态,象征植物的属性。这表明芪是一种与植物密切相关的字。事实上,芪的本义就是一种草本植物,即现代中药中常用的“黄芪”。

表音部分是“氏”,在芪字中起表音作用,提示读音接近“qí”。虽然氏在其他词汇中可能有宗族、姓氏等含义,但在芪字里,它主要帮助识别发音。同时,它与整个字的组合突出了汉字形声字的一大特点,即通过形旁与声旁共同构建字义和读音。

从整体上看,芪字通过艸表明植物属性,通过氏引导读音,两者巧妙结合,既体现了芪字的语义,又便于人们记忆发音。这种构字方式反映了汉字形声字的精妙设计。

“芪”字,读音【qí】。在古代反切中标注为【常之切】,根据切韵规则,这说明其声母为“常”的初声,即现代拼音中的“ch-”,韵母为“之”的韵腹,与现代拼音中的“-i”相对应。结合反切法和现代拼音规则,我们可以将古代的反切转化公式化为:

常(声母) + 之(韵母) = 芪(现代拼音:qí)

同音字:
其(qí):表示代词,指代某人或某物。
奇(qí):表示奇特、不同寻常的事物。
齐(qí):表示整齐、相同或并列。

“芪”的本义来源于植物名称,是指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现代称为“黄芪”。在《说文解字》中,“芪”被解释为“芪母”,即知母,具有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黄芪根色黄,长达三尺,质地柔韧,可用于入药,被称为“绵黄芪”。这种植物在古代被视为重要的药材,具有补气、利尿和增强免疫力等功能。它的根部在中药中广泛应用,常作为汤剂或药膳的主要成分。

《神农本草经》中将其列为上品,强调其“益气固表、托毒排脓”的功效,体现了古人对这一植物的重视。

在药材以外,“芪”还被用作特定植物的通称。例如,《集韵》中提到:“芪母,草名。”这里的“芪母”不仅指黄芪,还包括了其他类似的草本植物。

“芪”在古代还曾用于表示某些特定地名和人名,成为文化与身份的象征。例如,《礼记》中记载,“芪地”是古代某地区的名称,意为生长黄芪之地,间接反映了地方特色。

“芪”在古人诗词中象征健康与长寿。唐代诗人杜甫在祝寿诗中曾提及黄芪,借其药用价值表达对长寿的期望。这一象征意义也为其后世人所沿用,成为吉祥与祝福的代名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